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1901~2009年全球温度和降水数据、全国1266块森林样地主要森林类型数据及NDVI数据、1980s、1995年和2000年中国1km分辨率土地利用类型覆盖数据,应用能值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建立中国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能值与服务功能价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并研究1985年、1994年和2006年中国森林与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应用函数关系模拟1994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结果与Costanza评估结果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⑵对1990年和2009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密度变化的研究中发现,2009年全国有林地栅格数目比1990年增长14.02%,其平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密度增加了54.46USD/hm2;北京、上海、江苏、天津、河北平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密度分别降低了86.87%、85.45%、81.99%、46.48%和23.07%;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河下游沿岸地区以及东北的北部和中部地区,河南、湖南、吉林、江西、黑龙江和浙江平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密度分别下降71.35%、58.65%、52.70%、34.56%、23.36%和22.03%;广西、西藏、甘肃、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森林破坏也比较明显,平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密度分别下降了22.36%~2.89%不等。根据全国第四次和第七次森林清查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森林面积持续增加。⑶研究结果显示很多省份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密度仍然降低,这说明森林生态系统仍然没有完全恢复。与全球单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平均值相比,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普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说明我国森林生态环境并不理想,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⑷模拟1985年、1994年和2006年中国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模拟结果显示全国平均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密度由1985年的306.60USD/hm2下降到1994年206.37USD/ hm2,再下降到2006年205.02USD/hm2。其中,除重庆市、河北省、河南省、台湾地区草地服务功能持续下降。⑸研究1985年至2006年单位面积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全国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密度降低了1.58USD/hm2,服务功能价值总量减少了6.2E+8USD。但是1985年至1994年,平均全国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密度降低了0.23USD/hm2,服务功能价值总量减少了1.34E+9USD。而1994年至2006年,平均全国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密度降低了1.34USD/hm2,服务功能价值总量上升了7.26E+8USD。这一现象说明,虽然我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一直在下降,但是自从1994年以后,由于对环境的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导致我国草地面积上升,总的服务功能逐渐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