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众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y_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是国家软实力的构成部分。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竞争中,国家形象的战略地位日益凸现出来。随着在全球事务中角色重要性的提升,中国需要塑造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些年我国政府已经有了越来越强的国家形象意识,各种形式的对外传播活动也相继展开。但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国家形象塑造工作还不够到位,实践中还存在问题。国际上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依然存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掌握的强大媒体影响力,经常给我国的国家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了解国家形象面对的实际问题,把握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全球趋势,进而探讨如何更全面有效地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成为一个重要命题。当前我国媒体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方式以及策略方面面临着特殊的挑战。首先,语言的障碍,中国媒体不能很好的用世界受众易于接受的话语风格讲述中国故事和中国经验;其次,虽然中国媒体硬件实力已经具有规模,但媒体运营的国际化内涵不足,不能很好的关注到全球热点问题,缺失国际舆论引导能力;再次,中国媒体政治色彩依然较为浓厚,内容缺少亲和力与感染力;最后一点,中国媒体缺乏向全世界有效传达以“中国梦”为核心的价值观的能力。综上原因,不掌握国际话语权,就不能有效地向世界解释中国崛起的原因以及中国发展壮大背后的动力,更难以有效宣传中国的价值理念和发展模式。我国学术界对大众传媒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关系研究方面,研究数量虽多,但内容同质化程度较高,而且案例研究侧重传播技巧而忽略基础理论的探讨,难以催生“综合传播”的效应;往往分别从传播学、新闻学、或者国际政治学等学科出发进行研究,囿于本专业的理论视域,缺失整体性的理论视野和分析视角。本文尝试以国际关系学为视角,以提高我国大众传媒的国际话语权和价值观传播能力为目标追求,探讨媒体如何设置议程、塑造风格,为打造具有世界舆论引导能力的大型传媒,进而更好的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提供智力支持。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议:(一)改进思维方式和传播模式,加强国际沟通力的建设,通过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传播中国国家“新形象”和“好声音”;(二)熟悉受众接受心理,懂得国际主流价值观及其背后的认知体系,争取其他民族理解认同;(三)把握独立的新闻采编渠道,及时追踪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导舆论朝着对我有利的方向发展;(四)主动设置议题,追踪人类共同焦点问题,传播中国核心价值观,获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同时也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更是基层税务系统完成税收任务的保证。近年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是一直都是各界
本文分别对生活污水和地表水中的总氮和氨氮进行检测分析,对其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归纳整理,得出不同水样中总氮和氨氮的关系,同时在不同浓度范围下总氮和氨氮的关系也不相同。
2016年,浙江省农机局对2015年度享受财政补贴的部分粮食烘干机进行了质量调查。此次粮食烘干机、微耕机质量调查依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质量调查办法》、《浙
提出了我国甲醇汽油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毒性、与汽油相溶性、腐蚀性、蒸发性方面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国外甲醇汽油应用情况及不使用甲醇汽油的原因。我国甲醇汽油
为求解运筹学中某些特殊的线性整数规划和0-1规划问题,应用相对差分法发展了一种图上作业法,建立了这些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该作业法通过目标函数与决策变量的约束条件间的相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政治优势,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在文学艺术方面还是在天文地理方面。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舞蹈艺术被孕育并逐渐的发展。作为艺术中更强势于嗟叹和歌咏的舞蹈艺术,充分代表了
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法官的思想道德建设既需要法院加强对法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也需要法官自身努力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完成各项事业与工作所不可或缺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发展的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前我们处于经济全球化
为研究沉管隧道接头各组剪力键在竖向剪切过程中的剪力分配及随外荷载的变化规律,展开了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的竖向剪切试验。试验根据之前沉管隧道试验经验、场地条件、加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