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式英语向中国英语的转化—可能性及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ichol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正成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因此,对于英语各变体的语言、社会、文化以及认知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英语的国别变体之一,中国英语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研究距今已经超过30年。国内学者对于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研究集中于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名实之争,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与翻译,两者对外语教学的影响,社会语言学以及中西方对比等方面。研究中各位学者已经发现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间存在“灰色地带”,并也认同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转化。然而,至今尚少见关于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区分标准及转化的研究。本文意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指出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区分标准,探究促成中式英语向中国英语转化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可行性。最后,为中国特色的词汇的汉译英提出些许建议。第一章对当前中国英语以及中式英语的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论文结构。第二章对前人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指出在此领域的研究空间。在此基础上,第三章从定义、相同点和不同点详尽比较了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在这一章节中,本文分析得出区分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关键因素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使用者的接受度。基于这个标准,第四章指出官方正式出版的英语类报刊杂志和英语本土读物一起构成了中国英语的主要来源。人们对于语言的接受度会随着多种因素而产生变化,基于此,可以得出中式英语到中国英语的转化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第四章从英语国别变体、中介语理论、跨文化交际以及语言与权力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中式英语向中国英语转化的理论可能性;并且通过上文所述的语料来源为基础的语料搜集,将词汇层面的中国英语进行分类,以此证明了中式英语向中国英语转化的可行性,而其中政治词汇和谚语最易实现转化。第五章中,在前面章节所得的结果之上,对中国特色的词汇的汉译英提出了些许建议。例如,多使用拼音来进行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第六章总结整篇论文的成果和发现。经过整篇文章的论述,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得出以下的结论: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之间并无确切界限,区分两者最重要的因素是英语母语使用者的接受度。从中式英语到中国英语的转化兼具理论上的可能性和实践上的可行性。基于此本文对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的汉译英提出了一些建议。此外,此章节客观分析了包括此文在内的当前中国英语研究领域内研究方法的局限,并提出对将来研究的建议。中国英语的发展是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变化不断变化的,更应该放在一个长远的维度里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外媒体高度重视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密切关注中国经济的最新动向和举措。出于对外宣传的需要,国内知名新闻网站都有专门的英文网站或其他语
<正>POP是一种常用技术,在广告中比较常见,也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而POP设计中卡通形象的应用,可以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论文将结合笔者的研究所得,分析P
新课标背景下,教学活动展开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进而通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课堂是小学生接
医药行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进入21世纪,医药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各国的医疗费用支出占GDP都非常可观,发达国家如美国13.6%,而中国目前仅为2%。医药行业作为朝阳产业,国家
<正>一、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要有极具亲和力的教态教师讲课时的教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课堂的氛围。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就应该面带微笑进入教室,
期刊
文章针对当前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并结合苏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实际内容,对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吸引无数中小型民营企业纷纷上市。但是由于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条件限制,这些企业财务核算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成本核算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同时,由于成本核
氨基苷类抗生素曾因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被认为是神奇的药物,其明显的耳、肾毒性当初被临床医师认为是可接受的风险,之后通过合理的调整剂量降低了毒性.这种情况在当今是难以
《山楂树之恋》是一部值得关注的当代小说,“山楂树现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对“山楂树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对小说从网络转载到出版发行,再
高频度超限车辆运输对于沿线桥梁结构的结构性能以及使用性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桥梁结构安全过程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高频度超限车辆运输的特点,以桥梁结构安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