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环件和圆盘件摆辗过程中的塑性铰问题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521843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摆动辗压是一种连续的、局部加载的成形工艺。因其具有省力、节能、振动和噪音小、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特点而得到高度重视,并在塑性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圆环件和圆盘件在摆辗工艺应用中占有重要比例。   摆辗的变形机理十分复杂,为用其来指导实践,国内外多位学者从最简单的圆环件和圆盘件的摆辗过程着手进行了大量分析,并得出了一些结论。这些结论大部分都是针对主动变形区,对被动变形区的研究较少,然而本文所要研究的塑性铰正好位于被动变形区。   塑性铰是圆环件和圆盘件摆辗过程中被动变形区发生塑性变形的状态,是摆辗工艺的非稳态因素之一。它的产生会引起内力的重新分布,影响摆辗工艺的稳定性,对其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摆辗过程中塑性铰的存在最早是由罗宾汉提出的,而后也有数位学者通过实验或理论研究的方法证明了塑性铰的存在,并提出了塑性铰模型;张猛教授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了圆环件和圆盘件摆辗过程中产生塑性铰的条件。目前,摆辗塑性铰的相关理论是不完善的,并且对塑性铰状态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塑性铰的演化过程和状态等一些问题还有待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首先在PRO/E中建立工件和模具的三维模型,以STL文件格式导入到DEFORM-3D软件中,进行参数设置后,对圆环件和圆盘件的摆辗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圆环件和圆盘件摆辗过程中塑性铰的演化过程及其状态、总结塑性铰区的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速率分布规律以及工件上的等效应变变化,分析塑性铰区的晶粒度变化规律,并比较圆环件和圆盘件塑性铰区域的异同点;另外,本文通过改变圆环件的大小、工件与摆头接触面的摩擦因子、摆头摆角以及下模进给量四个工艺参数对圆环件的摆辗过程进行研究,以此来分析这些参数对圆环件摆辗塑性铰的产生条件以及塑性铰演化进程产生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将有促进对摆辗塑性铰的认识和深化,也是对摆辗理论的重要补充。
其他文献
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推荐免试制度在实行过程中根据研究生教育和社会需要不断进行着探索和改革,在完善研究生多元招生录取机制和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但其逐
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逐渐被重视的背景下,将教学与产业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成为目前企业和高校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首先从整体上分析了外语类高校在经管专业人才培养
镁合金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良好电磁屏蔽性能及可循环利用等诸多优点,在航空航天、电子通信及汽车制造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镁合金的密排六方晶体结构使其室温变形能力较差,热
采用半固态搅拌常规温度(730℃)重力浇注和半固态搅拌低过热度(630℃)重力浇注两种工艺方法制各出了碳化硅(SiCp)和石墨(Gr)颗粒复合增强ZLl01铝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体积分数
摘 要:针对110kV甘祥站35kV#2电容器组串联电抗器,在根据其事故情况、历史数据、运行情况和解体情况确定着火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串联电抗器运行、检查和异常处理方面的建议,为避免着火事故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串联电抗器;电抗器着火   中图分类号:TM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9)03-0083-02   串联电抗器在电路中具有
随着高功率及增压内燃机轻量化的推进,以轻质元素铝和硅为基础的铝硅活塞合金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而其中的过共晶高硅铝合金,通常硅含量高达22wt%~26wt%,与较低硅含量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针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基于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特点,提出了产教合作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促进职教名师成长的名师培养策略.详细分析了产教合作对职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电场激活压力辅助燃烧合成(Field-Activated and Pressure-Assisted Synthesis, FAPAS)是在多物理场耦合条件下的新材料合成新技术。由于其具有温度高、合成速度快、产品纯度
文章参考欧洲的高等教育一体化与中国的上海学分银行制度下的学分互联互通,提出推行“全球学分互通体制”的建议,来统一全球高校纪录和报告高等教育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标准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