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近年来碳排放的影响及减排责任分配成为国际上较为关注的话题。尽管在国家层面开展碳减排行动的议题已随着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期的结束而有所消减,但是,以保护气候或者环境为名的条款仍旧受到支持和拥护,其中,“碳关税”受到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追捧。根据欧盟航空碳税政策,从2012年1月1日起,所有在欧盟境内飞行的航空公司的碳排放量都将受限;与此同时,美国未来也将向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等征收碳关税。综合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式、碳减排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多方因素,中国作为第一碳排放大国以及主要的劳动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出口国家,为出口国承担了大量的碳排放。在碳关税发展走向尚不明确的当下,中国的国家和地方层面亟需在贸易碳排放及贸易碳关税问题上及早做好理论研究,以便提供充足的博弈基础和政策应对措施。本文以此中心为出发点,以苏州工业园区这一国家综合排名前三、出口经济占据重要地位的生态工业园为研究案例,在“碳关税”量化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碳关税对当地出口贸易、重点出口行业的外贸出口影响,着重研究地方外贸出口企业的应对管措施。首先,本文介绍了隐含碳及碳关税的相关机理;其次,以工业园区相关部门获得的生产、出口数据计算了2008-2011年园区因出口贸易出口而产生的碳排放及在三种不同碳关税率下的碳关税,结果显示到2011年,园区因货物出口隐含碳排放而需要支付的碳关税达到4.1亿元,占当年出口总额的0.2%;再次,以情景分析方法推测了2012-2020年间的碳关税变化趋势及主要受影响的行业,包括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最后,结合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不同,本论文分别从企业生产环节、管理环节等提出了碳关税的应对措施。一方面,企业需要积极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同时,积极开拓新型市场,建立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