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外贸的商品或服务结构的贸易合理度评价存在局限性,没有充分考虑一国贸易产品与服务结构和本国产业结构关系及其对经济体的拉动或推动作用。本文尝试将贸易结构与本国的产业结构关联,基于外贸商品与服务的行业结构和行业的产业联系效应构建贸易合理度指数。该指数不仅可以反映一国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联,更能体现该国贸易结构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与推动作用。本文首先利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推导出新的出口拉动力系数与进口推动力系数。然后,根据这两个系数构建外贸商品结构的合理度指数,并基于中国、日本、英国、美国、韩国、法国、德国1995-2011年非竞争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对比分析我国进出口对经济的驱动作用及外贸商品结构的合理性。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各国进出口部门结构相对集中,其中进口结构较出口结构稳定。发达经济体比发展中经济体的外贸结构稳定,中国主要进出口部门份额的波动最大。第二,从出口拉动力系数来看,制造业部门对总产出拉动系数高,服务业对增加值拉动系数高,且两者呈逆向镜像对应关系;出口对总产出拉动力系数波动明显高于增加值拉动系数,发达国家服务业出口对增加值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从推动力系数来看,发达经济体服务业部门对总产出的推动力系数明显高于制造业,也高于发展中经济体;发达经济体主要进口部门推动力系数排序变化较发展中经济体更为稳定,中国主要进口部门的推动力系数排序波动最大。第三,从我国自身来看,自2004年以来,尽管我国基于总产出的出口贸易合理度指数在上升,但基于增加值的出口合理度指数则已出现下降趋势,在2008年我国出口合理度指数受金融危机影响降至阶段性低点。与此同时,2004年以来进口贸易的合理度指数则呈不断上升态势,这种趋势并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进口中间品与本国产品具有不完全替代性,同样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所以,我国的进口合理度指数上升说明国民经济系统中克服供给瓶颈的能力在提升。第四,从国际比较来看,总产出角度观察的出口合理度指数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即中韩日呈上升趋势,其他经济体下降或稳定(法国)态势;但从增加值角度观察的出口合理度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英国除外)。将进口结构与推动力系数合成的进口合理度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法国除外),中国进口合理度指数波动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