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p90α在小鼠烫伤创面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roc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重烧伤创面是各种皮肤创面中较难愈合的一种。烧伤病人在恢复过程中要面临诸多问题,但最为重要的还是加速愈合及减轻愈合后的瘢痕。因此,对于创面的处理,治疗以及如何缩短愈合时间成为临床工作者和研究学者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愈合,即重塑受损组织的完整性。通过机体自身的机能来代替和修复受损部位,也可通过施加外在干预加速自然愈合过程。外在干预包括表面用药,敷料及手术等。而表面药物中,生长因子PDGF-BB被公认为能有效的加速创面愈合,但由于其高额的费用和致癌的潜能使其在临床上应用受限。此外,皮肤中广泛存在的TGF-β3同时也抑制了生长因子的促创面愈合效能。因此,究竟何物质才能真正有效的促进创面愈合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新重点。最新研究表明,hsp90α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Hsp90α分子伴侣,是热休克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体内,参与维持细胞的稳态。当细胞受到热力,缺氧,辐射等外在刺激后,可分泌到胞外参与组织修复。与生长因子相比,其不仅能够促进表皮细胞的迁移,还能够促进真皮成纤维细胞向创面迁移,并且不受TGF-β3的抑制作用,而且高糖环境仍不影响其促愈合效果。因此,hsp90α成为创面愈合研究的新热点。然而其在烧伤这一特殊创面,发挥何种效果,是否也能通过促进细胞迁移和增殖,加速烧伤创面修复再生,值得我们探讨。前期试验研究发现,烫伤后创面hsp90α RNA水平一过性表达增高,蛋白水平也相应增高,证实热应激后该蛋白表达有所变化,可能在促烫伤创面愈合中发挥作用。体外实验通过划痕和流式技术,进一步证实其促细胞迁移及增殖作用。最后通过在体实验大体观上验证其促愈合效果。明确hsp90α蛋白剂量与烧伤创面愈合相关,为烧伤创面的愈合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1.目的:通过对深Ⅱ度烫伤小鼠皮肤创面hsp90α表达变化的研究,探讨其在烧伤这一特殊创面,发挥何种效果,是否也能通过促进细胞迁移和增殖,加速烧伤创面的修复再生。2.主要方法:2.1.小鼠深Ⅱ度烫伤模型的建立。雄性巴比赛(BALB/c)小鼠85只(20±1g),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5只,烫伤2、4、6、8s每组各20只。烫伤前24h用1%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10%硫化钠背部脱毛。自制烫伤仪(蒸汽温度92℃,直径2cm)在小鼠背部脱毛区域烫2、4、6、8s。烫伤后即刻、12、24、48h四个时间点切取皮肤样本(每一时相点标本数为5个),4%多聚甲醛固定,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检测烫伤深度,观察其致伤后皮肤烫伤深度的发展变化。2.2.另取雄性BALB/c小鼠25只(20±1g),深Ⅱ度烫伤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2组,免疫组化组(n=5)和经皮样分压组(n=20),分别用免疫组化法和经皮氧分压法检测该模型的缺氧情况,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2.3.雄性BALB/c小鼠55只(20±1g),深Ⅱ度烫伤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3组,免疫组化组(n=10),Real-time PCR组(n=24)和Western-blot组(n=21)。分别用免疫组化法,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创面hsp90α的表达变化。免疫组化组取材为:正常组织/烫伤组织=1/1,时间点为烫后12h和48h。Real-time PCR组取材部位为创缘,时间点为烫后0、0.5、1、3、6、12及24h。Western-blot组取材部位为创缘,时间点为烫后6、12、24、48、72h及7d。2.4.培养人表皮细胞系,建立细胞的热休克模型。将细胞接种于6孔板内,铺满后封口膜封住六孔板周围缝隙,将该板置于45℃水浴锅中15min。按热休克后0、0.5、1、3、6、12及24h这几个时间点收取细胞,检测细胞hsp90αRNA表达变化。同时,将细胞分为三组:热休克组,热休克+hsp90α组,热休克+17-DMAG组。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迁移能力及凋亡和周期的变化。2.5.雄性BALB/c小鼠30只(20±1g),深Ⅱ度烫伤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3组:烫伤组,烫伤+外用hsp90α组,腹腔注射17-DMAG烫伤组。每天同一时刻给予处理,连续处理5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每组在第七天时取该组的一半小鼠处死,切取带有正常皮肤的长条状创面,做HE染色,观察上皮化情况。3.主要实验结果:3.1.烫伤深度与烫伤时间密切相关,烫伤4s后,皮肤表皮全层及真皮深层损伤,皮肤附件-毛囊结构健存,即深Ⅱ度烫伤。且烫伤深度随着时间逐步发展,在烫伤后24h不再加深,达到稳定。其病理结果在24h后趋于一致。3.2.烫伤创面为缺氧环境,深Ⅱ度烫伤72h后,小鼠背部皮下氧分压为37.0±2.7mm/Hg,而正常小鼠背部皮下氧分压为53.1±2.4mm/Hg(F=100.531,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烫伤创缘部位缺氧最为明显。3.3.深Ⅱ度烫伤后,皮肤hsp90α表达一过性增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烫伤后12h组织hsp90α染色呈强阳性。Real-time PCR结果显示皮肤hsp90α RNA水平在烫后6h达高峰,为正常对照组的20倍以上。其蛋白水平也相应增高,时间滞后于RNA水平,于48h达高峰,随即逐渐下降。3.4.表皮细胞热休克后,hsp90α RNA水平一过性增高。0.5h呈高峰。划痕实验发现,与单纯热休克组相比,热休克细胞加入hsp90α能够能够明显加快细胞的迁移速率,而加入hsp90α的抑制剂17-DMAG,则延缓了细胞的迁移速率(p <0.05)。同时,hsp90α能够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加入17-DMAG则加速了细胞凋亡(p <0.05)。3.5.与单纯烫伤组相比,外用hsp90α可明显加速深Ⅱ度烫伤创面的愈合,加快表皮爬行速度。腹腔注射17-DMAG,则延缓了创面的愈合。4.结论:4.1.雄性BALB/c小鼠(20±1g),蒸汽致伤4s,24h后取材,可建立稳定的小鼠深Ⅱ度烫伤模型。4.2.激光多普勒经皮氧分压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烫伤部位为缺氧环境,在创缘部位缺氧最为明显。4.3.与正常组小鼠相比,烫伤后小鼠皮肤hsp90α RNA及蛋白水平均一过性表达增高。4.4.外用hsp90α对热休克表皮细胞有促迁移作用,该作用可被17-DMAG有效抑制。并且hsp90α能够通过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加速烫伤创面愈合。4.5.给予深Ⅱ度烫伤小鼠外用hsp90α治疗,可加速创面愈合,该蛋白可能是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关键因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无精症患者睾丸活检与血清FSH水平关系,及其在无精症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用放免法测定67例无精症患者血清FSH水平,并取睾丸活检,对其进行病理学分类。比较不
汽车检具在快速、准确检测零部件精度、确保整车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车型更新换代的加速,检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汽车检具设计过程普遍缺乏规范化
天泉群岛出露于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的中西段,也是目前该缝合带上所发现的第一套洋岛型岩石组合。通过野外踏勘、剖面测制等对天泉群岛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
背景与目的:吸烟给社会、家庭、个人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对于心血管病人,戒烟不仅是一、二级预防的有效措施,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目前,国内外都在探索简单有效的戒烟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4年7月~2007年3月采用肱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22例患者的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婚姻登记是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形式要件,但登记上有瑕疵婚姻效力问题,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是直接认定为无效婚姻,还是根据结婚实质要件来认定此类婚姻的效力,司法实践中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1)构建健康管理生活方式问卷设计的概念框架,定义概念框架的维度、子维度及各子维度的核心数据元,为健康体检生活方式问卷的规范化表达提供理论基础;2)基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密度(BMD)的变化和骨质疏松(OP)的发生情况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了56例RA患者的股骨(股骨颈、Ward区、大转子)和腰椎
Colles骨折的研究进展附属医院骨外科吕永明田万书(万荣审校)承德市政府卫生所武景珍关键词Coles骨折;分类;损伤;治疗Coles骨折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1814年由Abra-hamColes首先描述。传统的治疗以手法复位,掌屈尺偏位外
国际法学界对于科索沃问题的研究历来颇具争议,以最新出台的科索沃国际法院咨询意见为研究主体对这一问题的再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国际法院就科索沃问题公布的咨询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