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低温脑灌注技术对体外心肺复苏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ni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接受体外心肺复苏术(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治疗的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本研究为该类患者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脑保护方法,即在经ECPR支持的CA大鼠中联合应用选择性低温脑灌注(selective hypothermic cerebral perfusion,SHCP)技术,观察这种新策略对ECPR大鼠的脑保护疗效,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6-8周龄,体重250-280 g,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ECPR组以及SHCP联合ECPR组(CP-ECPR组)。在深度麻醉的情况下,通过呼吸抑制法诱发大鼠窒息性CA,ECPR组于CA 6 min后经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enous-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颈静脉/股动脉插管)实施循环复苏,监测并维持大鼠生命体征平稳[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60 mm Hg],术中控制大鼠躯体核心温度和脑温均维持于正常水平(36±0.5℃)。ECMO持续3 h后撤机,随后深度麻醉状态下处死动物,并采集脑组织和血液标本;CPECPR组以同样方法实施抢救,同时将右侧颈动脉作为脑动脉灌注端通过三通与ECMO设备相连接以实现选择性大脑冷却,使大鼠的核心温度和脑温分别维持于36±0.5℃和27±1℃;对Sham组大鼠的左侧股动脉穿刺置管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结扎右侧股动脉及右侧颈静脉,但不经过CA及VA-ECMO处理。检测指标:(1)记录大鼠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时间、鼻咽温、肛温和MAP等术中主要指标;(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脑损伤标志物水平;(3)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神经元Nissl染色评估大鼠海马CA1和CA3区病理损伤情况,并统计海马CA1区的正常神经元数量;(4)采用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法鉴定ECPR组和CP-ECPR组脑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通过KEGG pathway分析评估两组基因功能改变,推测SHCP的可能机制;(5)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验证RNA-seq分析结果;(6)采用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or molecule 1,Iba1)免疫组织化学法评估各组海马组织CA1区和CA3区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7)ELISA检测各组脑组织和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含量。结果:(1)ECPR组大鼠的脑温和体温与Sham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CPR组相比,CP-ECPR组大鼠转机30 min后脑温由36.37±0.24℃降低至26.74±0.47℃(P<0.05),而两组间的体温差距较小。(2)ELISA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ECPR组大鼠S-100β蛋白(S-100βprotein,S100β)、神经特异性烯醇(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biquitin C-terminal hydrolase-L1,Uch-L1)的血清浓度均显著性升高(P<0.05),但在SHCP技术的辅助支持下,CP-ECPR组上述指标明显降低(P<0.05),说明SHCP技术可减轻ECPR大鼠的脑损伤。(3)HE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大鼠海马CA1和CA3区椎体细胞形态完整,结构清晰,其余两组可见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与ECPR组相比,CP-ECPR组大鼠海马CA1区的病理学评分更低(P<0.05),意味着CP-ECPR组大鼠的神经损伤程度有所缓解。(4)Nissl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大鼠海马CA1和CA3区椎体细胞数量多,Nissl小体丰富。与Sham组相比,ECPR组染色显著变浅,Nissl小体的数量明显减少(P<0.05)。经SHCP技术的支持,与ECPR组相比,CP-ECPR组着色更深,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数目增多(P<0.05),说明SHCP技术对ECPR大鼠的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5)RNA-seq结果显示,ECPR组与CP-ECPR组脑组织的DEGs共有594个,其中CP-ECPR组的下调DEGs达523个。KEGG pathway分析表明大多数DEGs参与了“TNF signaling pathway”、“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NFkappa B signaling pathway”和“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等炎性相关信号通路,提示SHCP的应用与ECPR大鼠炎症通路的下调有关。(6)q RT-PCR结果显示,与ECPR组相比,CP-ECPR组Il6、Ccl2、Cxcl1和Icam1 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证实了RNA-seq结果。(7)Iba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ham组海马区小胶质细胞分布稀疏,细胞突起较多且细,ECPR组Iba1+小胶质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突起少而粗短,并且数量显著增多(P<0.05)。在SHCP技术的辅助下,CP-ECPR组Iba1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表明SHCP技术可抑制ECPR大鼠小胶质细胞的激活。(8)ELISA结果显示,ECPR组和CP-ECPR组脑组织和血清的IL-1β、IL-6、IL-8和TNF-α含量不同程度高于Sham组(P<0.05)。相比ECPR组,CP-ECPR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说明SHCP技术能够减轻ECPR大鼠的炎症反应。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窒息性CA大鼠ECPR模型,并通过一种新颖的低温治疗方式,即SHCP技术实现了对该动物的选择性脑冷却。数据表明,SHCP技术能够减轻ECPR大鼠的脑损伤程度,其脑保护机制可能主要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本研究为改善ECPR患者的神经预后提供了新思路及相应的理论依据,未来仍需进一步验证该技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行神经外科开颅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是否合并颅内感染进行分组观察,把合并颅内感染的患者分为观察组(n=36),把未感染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64)。并结合其临床一般资料、治疗情况、既往病史,分析患者合并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危险因素分析中,观察组手术时间、ASA等级、激素应用、术后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术前合并其他部位
兼顾农业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改善的农业绿色发展顺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农业绿色发展不仅事关农业现代化生产,而且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衡量农业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农业绿色发展绩效,不仅是政府关心的重点问题,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那么,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农业绿色发展绩效?哪些因素或者效应影响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绩效的变化?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绩效是
背景和目的近几十年以来,随着心脏外科诊断技术、手术操作和围手术期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死亡率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存活到成年。但是由于绝大多数的心脏手术需要在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技术辅助下进行,由此可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即心肌供血不足后重新恢复供血,缺血带来的损伤非但没有减轻,反而造成了心肌损伤的加重,从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史在社会生活中占据基础性、关键性位置,并且对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经济史是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影响。无论是河南省现行人教版教材,还是在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指导下所编写的统编版教材,都可以明显看到经济史在高
离石弹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说唱艺术,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声誉。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表演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人们的欣赏水平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对它提出了异议,尤其是在演唱内容和社会传承效用方面。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对离石方言以及弹唱艺术的艺术价值进行研究,发掘离石弹唱艺术的文化内涵,并希望通过探讨离石弹唱对当地文化传承所做的贡献,特别是对语言的传播与交流,使离石弹唱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扬。
智能电网在原有的集成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配备了先进的传感装置、测量设备及决策控制系统,可以确保电网稳定运行,推动电网系统朝着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农村电网是国网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需提高农村电网的可靠性,在其中逐步融入高效的智能技术,搭建全新的智能网络结构,以保证农村电网发挥应有效用。文章根据农村地区电力网络的建设和使用现状,分析了在农村地区建设智能电网的意义,提出了农村智能电网
针对最近邻分类算法性能受到所采用的相似度或距离度量方法影响大,且难以选择最优的相似度或距离度量方法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多相似度的最近邻分类算法。在机器学习领域中引入了有序规范实数对这一新的数学理论,利用多种相似度或距离度量方法,将训练集和测试集中所有样本全部转换为有序规范实数对,使得在每个有序规范实数对中均包含了不同的相似度信息;然后再通过改进的最近邻算法对有序规范实数对进行分类,从而实现不同相似
介入手术的微创操作极大地减少了对机体自身及其防御系统的损伤,但同样也存在将致病菌引入机体导致感染的可能。除了无菌操作规范化,合理规范地使用抗生素是保障介入诊疗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2013年《介入放射科抗菌药物使用指南(草案)》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撰写本共识。本共识定义了介入手术相关感染概念,规范了无菌操作要求,基于外科感染对介入手术进行分级,提出抗生素使用原则,并对临床常规
针对智能仓库中新型“货箱到人”拣选模式下多个货箱机器人拣选路径规划问题,给出了一种新的优化模型和改进遗传算法。基于货箱机器人的拣选方式及特点,将其转化为非对称车辆路径问题,以机器人总拣选路径最短和完成时间最少为双目标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设计改进的混合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及算法提高了货箱机器人的拣选效率,降低了其运行成本。最后,从不同的参数维度对大规模仿真算例进行比较分
<正> 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无论对实验室或实际生产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都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只有弄清传递过程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才能合理地使用化学动力学数据进行反应器的设计、模拟、放大和操作控制,而物料在连续流动反应器内的流动模型,则是传递过程的基础.实际生产中使用的连续流动反应器都属于非理想流动反应器。物料在这样的反应器内流动时,由于涡流、速度分布、“短路”和“死区”等多种原因,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