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也在不断融合。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环节,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理念,十七大报告又在此基础上晋升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两化融合”到“两化深度融合”再到“中国制造2025”理念的提升,实际上是工业互联网平台作用日益凸显的重要结果,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随着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对实体经济越来越重视。而我国近些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18年工作计划》等文件,对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布局,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也由此正式展开竞争。深圳在工业互联网发展中占据着很好的优势,既得益于本土互联网企业和电子工业的发展,更是由于政策的有效扶持和引领。但是普遍来讲,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工业互联网本身的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工业互联网而言,无论从概念的辨析还是到发展前景的预测,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该怎样进行产业扶持,如何细化政策,如何做好产业引导工作,这些都需要较长的时间来研究和探讨,不可能一挥而就。本文特别注重梳理近几年来深圳市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分析其在促进工业互联网发展中的作用。并通过梳理国内外工业互联网政策理论研究背景,阐述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指明工业互联网政策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总结概括深圳工业互联网的演进历程,并进行政策的有效性评估。本文引入政策执行的互适模型作为理论依据,将以深圳工业互联网政策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研究的数据,采用历史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公共政策分析法,辩证分析产业政策环境与产业发展间的关系,进而为深圳工业互联网的长足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