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思维是人类思维领域迄今所取得的最新成果。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系统思维的历史演进出发,论述了系统思维的内涵、原则和方法。系统思维具有整体性、演化性、有序性、价值性原则。马克思通过对一系列经济范畴和社会运动的研究,深刻体现了系统综合的思维方式。恩格斯几乎使用系统理论的语言来表述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系统思维。列宁也指出系统的发展与世界统一体是差异协同的联结,这种联结相互交错运动,不断从有序性、自组织性向整体优化性发展。毛泽东坚持从整体上认识问题,坚持实事求是思维导向,从而完成了系统的思维方式。邓小平的思想坚持多极化的思维模式,系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体现了系统的复杂性,为中国社会系统向有序方向演化指明了航向。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进一步完善发展思维的内涵,使发展理论与时俱进,对当前人们的价值观念进行重新定位和社会心理的重大调适。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它具有及其丰富的内涵,它具有整体性、协调性、开放性、动态演化性、非线性特征。通过这些特点来进一步揭示发展过程中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独特性等特点,进而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传统机械论思维不利于在实践中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且涉及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自然界的复杂关系,涉及人与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这就需要我们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从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入手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自然形态的大系统。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系统思维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