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深度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再生水处理领域。但再生水原水色度过高会导致再生水出水色度不符合GB/T19923-2005和GB/T18920-2002等国家标准的要求。本文通过正交试验配制一种絮凝脱色剂,并确定絮凝脱色剂与臭氧联用时的最优参数值,使高色度原水经深度处理后出水色度达到国标要求。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选取三种带有不同发色基团的染料模拟高色度再生水原水,利用分光光度法确定染料的吸光度-浓度标准曲线,用以测定脱色率。(2)利用正交试验确定絮凝脱色剂配方中各单体参数,得到两组针对配水脱色效果良好的絮凝脱色剂TH-1、TH-2。配方选取的单体包括:双氰胺、甲醛、氯化铵、氯化钙、EDTA等。配方摩尔比如下:TH-1:双氰胺:尿素为3:1,双氰胺:甲醛为1:2.4,(双氰胺+尿素):氯化铵为1:0.8,70℃水浴3h,EDTA按比例增加;TH-2:双氰胺:甲醛为1:2.5,双氰胺:氯化铵为1:1,65℃水浴3h,CaCl2溶液按比例增加。利用红外扫描光谱对两种脱色剂进行基团分析并阐释其脱色机理。(3)在确定了脱色剂、臭氧、PAC单体的最佳投加量、臭氧接触时间以及混凝和臭氧处理顺序后,分别针对高色度染料配水与中水原水,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混凝-臭氧工艺联用时上述各参数的最优取值。结果表明,在最优参数条件下运行时两种实验用水均能取得较低的浊度和较高的脱色率,且pH的变化在可控范围之内。(4)利用中试试验验证絮凝脱色剂配方以及混凝-臭氧工艺的最优运行参数在高温(22.4℃)及低温(16.8℃)条件下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对再生水原水,TH-1药剂的脱色率可达到54.4%,TH-2药剂的脱色率可达到45.5%,TH-1药效优于TH-2,TH-1投量可降至0.08mL/L、TH-2投量可降至0.1mL/L;低温条件下,两种药剂效果比高温条件下稍差,建议使用TH-1,投加量可采用0.1mL/L。根据中试试验确定的药剂投加条件计算药剂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