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者的身份建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bgm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运用深度访谈法、文献法与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认同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为视角,以拾荒者在面临他人对其身份持有强烈的社会歧视和偏见的情况下如何建构自我身份为核心研究问题,试图从身份主体的角度构建一个底层社会民众身份建构的分析框架,从而为底层社会研究提供新的解释路径。身处底层社会的拾荒者所遭受的他人对其身份的强烈社会歧视和偏见,属于拾荒者的社会身份范畴;拾荒者在面对他人的社会歧视和偏见时对拾荒者身份的感知和理解,属于拾荒者的自我身份范畴;在这样的身份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拾荒者通过运用一系列资源、行动策略以及身份建构机制来建构自我身份以抵抗他人对其身份的社会歧视和偏见。本研究根据拾荒动机的不同,将拾荒者分为被动选择型、主动选择型与过渡型。被动选择型拾荒者自我身份认知图式包括三种:第一种为拾荒者身份遭受社会歧视和偏见,认同拾荒者身份的道德性和正当性,但不愿意认同和接受自己的拾荒者身份;第二种为拾荒者身份遭受社会歧视和偏见,且否定拾荒者身份的道德性和正当性,更不认同和接受自己的拾荒者身份;第三种为拾荒者身份遭受社会歧视和偏见,但肯定拾荒者身份的道德性和正当性,认同和接受自己的拾荒者身份。主动选择型拾荒者自我身份认知图式包括两种:一种为根据经济理性的思维方式,从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两个方面来建构拾荒者身份认知图式;从相对优势方面来说,这种身份与“经济利益”、“富裕”、“自由”等积极社会意义相关联,而从拾荒者身份的相对劣势方面来说,它又与“肮脏”、“丢人”等消极社会意义相关联;接受和认同自己的拾荒者身份,因而身份主体与身份得到了统一;另一种为拾荒者身份必然地遭受普遍的社会歧视和偏见,它与“最孬”、“最低”、“最脏”等消极社会意义相关联,拾荒者身份被赋予的消极社会意义是主要的,甚至是其身份内涵的全部。过渡型拾荒者自我身份认知图式包括一种:拾荒者身份与“下贱”的消极社会意义相关联;在拾荒者群体内部,相对而言,游走收购型拾荒者身份要比直接捡拾型拾荒者身份“高尚”一些;接受和认同他人的拾荒者身份,但却拒斥和否定自我拾荒者身份。不论是被动选择型拾荒者,主动选择型拾荒者还是过渡型拾荒者,他们的自我身份认知图式呈现出相同的认知维度,即拾荒者身份遭受到来自他人的社会歧视和偏见,并与一些消极社会意义相联系。这说明,尽管在提倡社会宽容和价值多元的当今社会里有极少数拾荒者的成功案例,但在更大的社会系统中,拾荒者作为一种集体身份,已被社会性地污名化,并作为一种社会现实客观地存在着。无论个体出于什么动机,只要成为一个拾荒者,他就不可避免地感受到被污名化的集体身份之制约。语言化和行为化的社会歧视和偏见是拾荒者共同面临的外部环境。对此,被动选择型拾荒者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予以抵抗:建构自我认同的拾荒者身份与寻求另种身份。前者通过赋予拾荒者身份以积极社会意义、改变自身形象以及与他者比较等行动策略来实现;后者被寻求的身份比拾荒者身份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且二者不处于同一社会空间。主动选择型拾荒者根据四种逻辑采取不同行动策略建构自我身份以抵抗他人对其拾荒者身份的社会歧视和偏见,即经济逻辑下的“济利益最重要”行动策略、减负逻辑下的“能动就动”行动策略、自由逻辑下的“更自由”行动策略与休闲逻辑下“作为生活方式”行动策略。过渡型拾荒者应用隐瞒拾荒者身份、赋予拾荒者身份积极社会意义以及寻求另种身份等行动策略来建构自我身份以抵抗他人对其拾荒者身份的社会歧视和偏见。用于建构自我身份的资源主要有积极的社会意义、通过比较获得的相对优越感、更高社会地位的身份、经济利益、传统养育文化、自由观、休闲观等。此外,三种类型的拾荒者在建构自我身份时所采用的行动策略、可资利用的资源以及身份建构机制等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矛盾性身份是一个新概念,指在身份相对于该身份主体的关系中,身份主体在对自我身份认同缺失的条件下继续建构或维持的身份,它具有如下本质要素:第一,它涉及的是身份主体与身份的关系;第二,身份主体不认同该身份;第三,身份主体又继续建构或维持该身份,无论出于何种原因;第四,它是在与身份主体的关系中形成与维持。它具有矛盾性、主体性和动态性特征。矛盾性身份的形成是矛盾性身份认同缺失机制与身份延续机制共同运作的结果,二者构成矛盾性身份的形成机制。矛盾性身份认同缺失机制包括他人贬低、自我贬低与身份落差。矛盾性身份延续机制包括必然性身份依赖、选择性身份依赖与过渡性身份依赖。矛盾性身份的维持是在矛盾性身份形成以后通过身份平衡机制的运作才成为可能的。身份平衡机制包括身份正当化、身份比较、身份寻求与自我说服。矛盾性身份的客观存在是矛盾性身份的形成机制与身份平衡机制组合式运作的结果。
其他文献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市场竞争格局在不断改变。全球经济技术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当今的企业在产品和技术方面,差距不断缩小,企业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由此竞争也从产品、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山东革命历史民歌”,来自1940年产生于山东沂蒙山抗日民主根据地《打黄沙会》,至今已整整传播了70年,尽管其“打黄沙会”的内容已不复存在,但它仍是一
中国的传统木构建筑是世界唯一的木结构建筑体系,它穿越五千年的文明历程,凝聚着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蕴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气质,是中华民族一件璀璨夺目的艺术作品。柱础石作
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严峻的挑战。金融创新在规避风险、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同时,也对金融监管和传统的会计理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目前的会计理论和监管体
基于我国建设现代农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对当前国内外学者有关农业技术转移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找到研究成果的侧重点和疏漏之处,为农业技术转移的深入研究提供参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快速城市化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全球化、信息化”、“环渤海经济圈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辽中城市群一体化”这些大机遇就摆在沈阳面前,
配电系统可靠性是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及其可靠性的集中体现。对配电系统可靠性的研究和应用,是保证供电质量、实现电力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和改善电力工业生产技
目的:肿瘤干细胞是存在于肿瘤组织中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是肿瘤形成的起始细胞,维持肿瘤生长,是肿瘤复发转移的根源。通过对肿瘤干细胞的分选鉴定可以使我们能更清
网架结构是一种较好的大跨度屋盖结构形式。它具有空间受力、节省钢材、空间刚度大、建筑高度小、便于业化、定型化、建筑造型美观等优点,在国内外中以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
背景网络游戏已成为青少年群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此造成的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 game addiction)给他们带来的身心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