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2011-2015年期间济南市大气污染物PM2.5与0~17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量的相关性,以此为当地大气污染治理和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广义线性模型,探讨201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对儿童呼吸道疾病住院量的影响。我们评估了每日PM2.5浓度变化与儿童医院呼吸系统疾病入院总数之间的滞后关系,并按性别、年龄(婴儿组:0-1岁;儿童组:1-5岁;学生组:6-17岁)和病因特异性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和哮喘)进行分类分层分析。结果:济南市大气污染状况分析,2011-2015年济南市六种主要大气污染物PM2.5、PM10、SO2、NO2、CO、O3平均浓度分别为100μg/m3、169μg/m3、77μg/m3、54μg/m3、1401μg/m3、98μg/m3,其中PM2.5、PM10、SO2、NO2年均浓度超过了国家二级标准,分别为国家二级标准的2.9、2.4、1.3、1.4倍。2011-2015年济南市大气污染对因患呼吸系统疾病儿童住院量的影响结果为:PM2.5对儿童呼吸道疾病住院人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男性和女性住院风险均在滞后1天达到最高值,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男性儿童和女性儿童住院风险分别随之上升0.32%(95%CI,0.04%~0.06%)和0.10%(95%CI,0.24%~0.45%)。儿童组(1-5岁)和学生组(6-17岁)住院率在延迟1天分别增加0.09%(95%CI,-0.25%~0.42%)和0.90%(95%CI,0.39%~1.42%)。延迟1天时,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相应风险分别上升0.96%(95%CI,0.37%~1.55%)、0.19%(95%CI,-0.08%~0.46%)、-0.18%(95%CI,-0.66%~0.30%)和0.39%(95%CI,-1.17%~1.98%)。在2/3污染物模型中,空气污染物与不同性别、年龄组和特定疾病组的儿童入院率之间的关系保持了相当稳定的水平,并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结论:济南市城市空气中污染物大气颗粒物PM2.5浓度的升高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量有显著影响,并且成正相关。儿童男性群体和学生群体(年龄6~17岁)是大气污染物PM2.5的敏感群体,更易受其影响;在各类呼吸系统疾病中,受大气污染物PM2.5影响后,儿童患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最大。因此,当空气质量下降,污染物PM2.5的浓度升高时,减少儿童的户外活动,避免污染物PM2.5对儿童身体健康的造成不良影响是减少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