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的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ej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调强放疗计划与常规放疗计划的剂量学特点,评估调强放疗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36例保乳术后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均采用全乳腺调强放疗,同时在治疗计划系统上设计常规放疗计划,比较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靶区剂量分布的均匀性及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受照剂量和体积。同时观察急性皮肤反应、美容效果和近期疗效。结果:两种计划靶区接受95%处方剂量的PTV体积比(V95)相似,各组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调强治疗计划中95%的乳房体积接受了99%的处方剂量,常规计划为98%。调强放疗(IMRT)与常规放疗(CR)相比,平均剂量(Dmean)更接近于处方剂量5000cGy,且IMRT的PTV中没有接受高于处方剂量110%的体积,PTV接受至少105%处方剂量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105)的平均值在1.0%以下,与CR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不均匀指数(IHI)调强治疗计划为3.2±2.1%,常规治疗计划为28.4±1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显示调强计划靶区内的均匀性明显好于常规治疗。在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方面,通过比较双肺Dmean、患侧肺V20、心脏Dmean、V40及对侧乳腺Dmean,显示调强放疗中双肺、心脏及对侧乳腺不论是受照剂量还是体积均有显著减少,各指标在两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调强放疗过程中出现I级皮肤反应5例,仅为轻度色素沉着;II级皮肤反应1例,给与皮肤保护药物后未中断放疗。放疗结束后8周皮肤反应基本消失。未见III、IV级皮肤反应。所有患者在随访期内均未发现明显心脏和肺的放射性毒性反应(包括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调强放射治疗结束后1年随访时优良率达100%。无一例局部复发,1年局控率达100%。1年的无进展生存率(PFS)为100%。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相比,改善了靶区剂量分布,减少了周围正常器官受照体积和剂量,副反应轻,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及局部控制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优缺点、术后的并发症和随访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中心医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
目的:研究近端胃癌行保留迷走神经的近端胃癌根治术(Vp-PG)的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并通过对比新术式与传统近端胃癌根治术(C-PG)及全胃切除术(TG)的术中情况和术后生活质量情况,
杰克·伦敦的一生是不断突破极限、创造奇迹的一生。他的作品就是他人生的写照,他的人生也就是他最好的作品。从北极荒原到南海丛林,从社会主义者到农业实践者,从战地记者到
目的:观察延胡索碱药物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Ca2+-ATPase及Na+-K+-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6组(延胡索碱高、中、低剂量预处理组,经典缺血
公选课对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为例,从生源构成、选课目的、课堂出勤、授课方式、考核方式五个方面分析"旅游景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中医药学本质的古代特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和,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中医药文化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而
本文在简要介绍问候语定义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用大量的实例论述了英汉问候语的差异,接着又从语言和语用等方面具体分析语用失误出现的原因,从而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语用能力培
插图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图文结合的课文的阅读效果往往优于对无图课文的阅读。影响插图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图文相关度、图文呈现方式、学生特征等。考虑上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