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同样璀璨夺目。它以其广泛的题材内容、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唯美的音律形式,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传诵。唐诗的翻译是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然而,由于唐诗深厚的文化蕴涵、美妙的意境以及规整的声韵与格律,给翻译造成了巨大障碍,引得不少人发出“写诗已不易,译诗更是难上加难”的概叹。许渊冲作为中国当代承前启后的翻译家,在文学翻译,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文翻译方面有深厚的造诣。他主张用韵体翻译唐诗,译本应当尽可能再现原诗诸方面的美感,于是提出了“三美”原则,即在翻译中要尽量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其中最重要的是传达“意美”。源于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解释了人类吸收、重组和构建头脑中的信息从而理解外界知识的方式和过程。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的过程中要对原事物的内容图式、语言图式、形式图式进行正确解码,而许渊冲先生提出的在翻译过程中要对原诗从“意”、“音”、“形”三方面进行审美,译诗应尽量体现原诗“意美”、“音美”、“形美”的主张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尝试将图式理论应用于许渊冲的唐诗英译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分析图式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的理据,为本文将图式理论运用于唐诗翻译奠定理论基础。然后,分析唐诗中的内容图式、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即唐诗中意象和文化方面的“意美”、押韵和节奏等方面的“音美”,以及长短句和对偶方面的“形美”。同时,探讨许渊冲如何对这些图式进行正确解读从而在译诗中达到原诗“三美”的再现。最后,通过探索分析许渊冲努力实现“三美”再现的译诗过程,看他如何应对可能遇到的图式冲突和图式缺省的困难,以及怎样针对这些冲突和困难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包括保留、调整、省略原图式),从而为今后的唐诗英译探索途径,获得启示。文章通过图式理论与“三美”原则的结合,验证许渊冲在唐诗英译中注重原诗图式的翻译,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克服图式方面的困难,从而达到对原诗“三美”的再现。本文通过从图式理论这一角度对许渊冲唐诗英译进行观察与评析,试图验证将该理论应用于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期望通过跨学科的理论指导,为许渊冲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更为科学的研究方法,打开一扇新的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