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情感。从古到今,乡愁一直是文学主题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大陆自新诗产生以来,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乡愁诗歌。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大陆乡愁诗几近沉寂。但台湾乡愁诗却以其特殊的精神寄托方式,继承并发扬了这一类型的诗歌。由于台湾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历史背景与现实语境以及台湾诗人特殊经历而形成的心理感受,台湾的乡愁诗创作数量众多,别具特色。他们以其独特的感受抒写着特定的乡愁。这种乡愁包括对故国山河的怀念,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以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和对回归母体的渴望等等。这些动人的诗篇补充和丰富了中国当代乡愁诗的内容。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来阐述台湾的乡愁诗。第一部分分析了台湾乡愁诗的生成原因,主要侧重于台湾乡愁诗产生的背景条件进行论述,指出乡愁是根源于地理、历史、文化等的距离形成的一种孤独的心态。文章从四次移民的政治现实、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以及写作这些诗歌的诗人们群体遭遇及个人经历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我们能更加了解台湾诗人为什么有着“炙热”的乡愁。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了乡愁诗的文化内涵及历史地位。台湾文学的乡愁诗有着自己丰富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地理的乡愁、文化的乡愁以及对乡村自然的乡愁等等。另外,台湾乡愁诗的文学历史地位,我们也不容忽视。它在台湾文学史以至中国文学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论文中给予了分别论述。第三部分介绍了台湾乡愁诗的几个代表诗人。台湾诗坛上,抒写过乡愁的优秀诗人很多。由于篇幅有限,只是抽样式选取五位代表诗人以及他们的作品进行阐释。他们中有台湾本土、大陆入台的诗人,也有各个不同时期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中呈现出忧戚、沉郁、凝重、温婉、细腻等不同的风格。但他们要表达的中心只有一个,就是抹不掉的乡愁。台湾的乡愁诗融合了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与西方文艺的精神。大量优秀的诗篇为中国诗坛增添了异彩,以其特殊的生成背景、乡愁内容及书写方式为当代乡愁诗的创作提供了多种意义的范本。这也许正是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和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