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钙土外源锌形态及生物有效性随土壤主要环境因素的变化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wbywby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吉林省作为国家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其玉米种植的主要土壤类型为黑土及黑钙土。黑钙土由于土壤pH及碳酸盐含量较高,易发生土壤缺锌现象。而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锌的需求却较高,锌供应不足会导致玉米产量及品质降低。因此本论文结合黑钙土土壤类型及东北地区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采用室内模拟培养法探究主要土壤环境因素对黑钙土锌的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对指导锌肥合理施用,保障土壤环境质量,保证黑钙土区域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外源锌施入黑钙土后,五种不同碳酸盐含量的黑钙土碳酸盐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C1、C2、C3、C4和C5,五种土壤有效锌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呈降低趋势。恒温恒湿培养一年后,有效锌含量降幅分别为C1(29.20%)>C4(28.95%)>C2(27.85%)>C3(27.51%)>C5(23.87%)。土壤本底碳酸盐含量对土壤锌的赋存形态及其转化具有一定的影响,本底碳酸盐含量较高会促进锌向稳定形态转化,锌的生物有效性也随之降低。(2)在本研究所设置pH范围内(pH7.0-8.5),黑钙土中有效锌均随时间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一年后,pH较高的黑钙土有效锌含量降幅更为明显。不同pH黑钙土锌的生物有效性(K值)在一年后均有所降低,降幅由低到高为pH7.5≈pH7.0<pH8.0≈pH8.5。黑钙土锌形态随时间发生变化,土壤pH7.0-7.5时锌更易以较活跃形态存在。因此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调节土壤至微碱性环境,有利于减缓土壤有效锌含量的降低,提高土壤中锌的生物有效性,防止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缺锌症状。(3)经培养一年后,不同温度及含水量黑钙土有效锌含量均有明显降低。温度较高时,土壤有效锌含量降幅较为平缓,而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则会加快土壤有效锌含量的减少。交换态、有机结合态及残渣态锌含量会随温度逐渐升高。在-10℃和10℃条件下,10%土壤含水量时土壤K值较高,20℃和30℃时,20%土壤含水量更有利于提高土壤锌的生物有效性。冻融作用会降低黑钙土外源锌的有效性,且会促进土壤中交换态、铁锰氧化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锌向残渣态转化,促进黑钙土锌的稳定化。(4)有机无机肥及秸秆添加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有效锌含量,短时间内有机物料添加效果更为明显,经培养一年后土壤有效锌含量由高到低变为:无机肥添加>秸秆添加>有机肥添加>CK。有机肥施加能在一段时间内明显提高土壤锌的生物有效性(K值),但在一段时间后,无机肥及秸秆添加更有利于土壤锌生物有效性的提高。
其他文献
空冷塔的塔型结构对塔内的流场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现在主流的空冷塔塔型是双曲线形式,但随着空冷塔的体量增大,双曲线型塔施工复杂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新型结构形式的空冷塔逐渐在实际中应用起来,因此研究塔型对空冷塔流场流动与换热特性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简化的空冷塔数值计算模型,对实验台模型空冷塔在无风工况条件下的流场与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对比实际测试结果,用来来验证所使用的数
半潜式运输船是专门从事整体运输特大型装备和海上设施——超重机械装备、龙门吊、石油钻井平台、大型舰船、潜艇、预制桥梁构件等超长、超重的超级特种海运船舶,也称为半潜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因素对慢性鼻-鼻窦炎(CRS)内镜鼻窦手术(FESS)疗效的影响。方法术前对118例CRS患者进行变态反应性因素血清相关指标测定:血清总IgE浓度、血清特异性变应原IgE半
已有研究表明植食性昆虫在受到寄生蜂寄生后会影响其为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从而影响寄生蜂的寄主选择行为,调控寄生蜂的种内互作关系。稻虱缨小蜂是稻飞虱卵期的重要寄生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人民享受城市化发展过程所带来的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遇到了由旧城区改造、新城区建设等一系列城市改造项目所带来的问题,尤其是拆迁过程中因利益冲突加剧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比较突出。本文以吉林省T市的三个地块的拆迁工作为调查样本,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关注在拆迁过程之中各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利用问卷调查法、实地研究法将T市的拆迁过程中暴露出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