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目的 急性细菌性腹膜炎(Acute bacterial peritonitis,ABP)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由肠道细菌感染引起,多继发于急性阑尾炎、溃疡病穿孔、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急性细菌性腹膜炎形成后,因患者抵抗力、感染严重程度和治疗情况不同,病灶可局限化而形成局限性腹膜炎,也可扩散发展成为弥漫性腹膜炎。其主要病理变化是肠源性细菌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而炎症介质在该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起主要的炎症介导作用。本研究运用双柏水蜜膏外敷治疗急性细菌性腹膜炎,在临床和实验中通过细胞因子的检测验证其疗效,为推广该外治法辅助治疗急性细菌性腹膜炎和新药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内容 (一)临床研究 1.资料与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将严格按照病例选择标准选择的60例患者,分为双柏水蜜膏外敷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组除抗生素抗炎、补液营养支持、一般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外,根据炎症范围患处腹部外敷双柏水蜜膏100~500g,连续外敷药膏7天为1疗程;对照组只行常规治疗,不外敷药物。1个疗程后对治疗疗效、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体温、白细胞及TNF-α、IL-6、CRP水平变化。 2.结果 (1)治疗疗效 治疗组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有效率为85.8%,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较对照组缩短。 (3)体温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后体温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速度较快,在治疗后第3天、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