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业研发行为对市场结构与绩效的交互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crys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上,工业化已经成为多数国家经济现代化发展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制造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要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吸引外商投资,改善国际收支,提高自身的知识技术资本和技术创新能力。近年来,世界区域经济的竞争也逐渐将重点转向为制造业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比拼,制造业不仅在满足人民生活需求,促进研发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大力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进步。而制造业的研发和技术创新无论对国家还是企业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在制造业中的发展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都会不断促进产业生产力的提升。我国的制造业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制造工厂,在生产规模、财政收入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在技术创新的理论下考虑到微观企业的个体行为和市场结构关系的研究中,熊彼特Ⅱ型创新理论就强调大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程度,认为垄断的市场结构更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发生。在阿罗(1962)提出了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更有利的观点之后,关于市场结构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了产业组织理论中研究的焦点问题,但是一直没有得到确定的结论。根据行业不同,行业的制度环境不同,那么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的选择自然也不尽相同。而关于技术创新对市场结构的影响的实证研究又比较少,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就更加有限,因此结合我国制造业诸多细分行业的具体特点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来分析市场结构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也是对相关领域的一个必要补充,本文的研究具有延续并深化了产业组织理论中有关于企业行为与市场结构和绩效间关系的意义。在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制造业的状况,但我国经济的发展仍是依靠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本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因此技术的进步就成为了经济发展中质量改善的必经之路。无论对于一个行业还是微观到个体企业,研发策略的选择是实现技术进步的必要手段,因此加强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本文对我国制造业研发行为带来的技术进步对行业内部结构和绩效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依据1996-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力统计年鉴》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的数据,在产业组织的理论框架下,运用微观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相应的模型,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企业研发行为对市场结构与绩效的交互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的方法及结果如下:1.研发行为作为最直接度量技术进步的指标,采用随机生产前沿函数模型对28个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度量后,发现1996-2009年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的平均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在14年间,总体随着时间的增加变化趋势较为平稳,期间1998年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其造成了影响。制造业各行业技术进步率的增长速度在逐渐下降,同时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1996-2009年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前沿技术进步是构成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主要部分,是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我国制造行业28个行业从1996-2009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组成部分呈现不同关系,提升各类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的途径也各不相同,一些行业在关注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应注重规模经济性问题。2.对市场结构的度量本文选取了基于Kalecki法和PCM法对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1996-2009年市场结构进行测度,发现多数行业的市场结构都有较为小波动但总体趋于上升趋势,我国的制造业集中程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一些垄断性行业表现为行业集中度增长,一些市场集中程度较低,在伴随着市场技术的外溢,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继续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对市场绩效的度量采用了单位资产利润率,根据测算结果发现我国制造业的利润率水平整体上比较均衡,年平均利润率保持4%以上,个别行业如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的利润率水平领先其他行业;而如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的年平均利润率低于制造业行业的平均水平。3.基于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与研发行为的关系研究,对我国制造业市场结构对企业研发行为的作用的研究,利用1996-2009年我国制造业面板数据,采用增长率行业分类法对28个行业进行了分类,将制造业划分为发展型、成长型、成熟型和衰退型4类行业。通过建立非线性二次回归模型的实证结果,发现市场结构对于企业的研发行为影响是非线性的,尤其是处于成熟型阶段的不同企业面对研发的态度不同造成成熟型估计结果均不显著。同时,1996-2009年间4类行业市场结构或垄断程度对研发行为的影响由于时间较短,若拉长考察年限有可能呈现符合行业发展的生命周期“M”型的轨迹。4.我国制造行业技术进步对市场结构反作用的分析中,对市场结构的度量采用基于PCM法,对技术进步的度量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方法,根据所得结果采用变截距变系数的Panel Data计量模型,对各行业中技术进步对其市场结构的影响进行估计。模型结果显示样本期间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呈现出差异性,既有促进市场垄断的也有促进市场竞争的。在技术壁垒,规模以及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之下,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技术进步对市场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差异性的影响。(1)若技术扩散容易时,技术进步的发生会导致市场结构趋向于竞争;反之,该行业的技术壁垒越高,技术进步发生时会导致其市场结构越趋于垄断。(2)若企业规模相对于市场容量较大,行业市场集中程度较高时,市场结构比较稳定,只有技术进步可以改变规模的大小,当技术进步的发生可预见时,企业容易抓住这种稳定的机会,导致市场结构继续趋于垄断;当技术提升的机会不可预见时,新企业获得新技术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导致市场结构趋于竞争。(3)技术专利以及研发补贴的授予也会促进技术进步的发生,导致市场集中程度的提高。5.对企业的研发行为带来的技术进步对行业绩效的影响的分析,本文通过门限回归模型,发现我国制造业市场结构存在两个显著地临界值0.09和0.17,在临界值两侧,研发行为对于绩效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异。说明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在1996-2009年间的研发行为与绩效存在非线性关系,研发引起的技术进步对市场绩效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市场结构的门限效应。高垄断市场的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进步会巩固其垄断地位,但导致行业绩效的下降;低垄断行业的技术进步会使其行业利润率趋近于完全竞争市场的零利润,绩效提高;处于两者中间的垄断程度的行业,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政府对于制造业要依据已有的市场结构特征鼓励创新及其研发的过程中应区别对待,对竞争性较强、利润率较低的行业,应对其自主创新应给予资金支持;对其已有创新采取一定的保护,保持其研发积极性;而对于垄断程度较高的厂商,应该采取相应政策,鼓励其创新,调动其研发的积极性,同时要防止垄断程度进一步扩大。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清晰的分析我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研发行为对市场结构与绩效的交互关系,从而为政府对不同行业的扶植及促进采用不同的激励制度。其中,对研发行为能带来较高的技术进步的行业,应增加对其研发行为的鼓励。而对于垄断程度较高、规模经济性较弱的行业,应防止垄断程度的扩大,调动起研发的积极性。最终,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本文的研究对我国把握产业现状,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以及有效维护产业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马米果果肉香甜、柔软,伴有多种水果的味道,是目前还未在中国水果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热带水果之一。其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在我国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小面积种植。作为一种新
随着我国对农业生产的大力支持,退耕还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几年,莒南县果树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但受到各方面原因的影响,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并
甘蓝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它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是欧美国家的主要蔬菜之一.这种蔬菜易受病虫害的侵袭,会降低蔬菜的品质,直接影响蔬菜的产量.因此,应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当
质量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汽车制造业企业为案例,基于价值链构建质量成本评价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水平评价模型,并提出
核桃林下套种魔芋可以有效改善林地土壤理化特性,同时促进核桃生长,大大降低核桃的管理投入,促进农民增收。本文简要介绍核桃林套种魔芋的优势,并详细介绍核桃林下套种魔芋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