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中的负激活及其网络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54073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脑是我们目前所知的最复杂、最完善的动态信息处理系统。在某种意义上,大脑可以被看作一个多层次的动态分布式网络,为实现一系列复杂功能,它能够不断组织和重塑其功能连接。之前的脑功能研究主要集中在与任务相关的激活区域上,直到近来对负激活区域的研究才逐渐成为热点。然而,人们对负激活的研究仍局限于确定脑内负激活的区域,并对其进行功能定位,进而探索负激活的生理机制。 文献报道,大脑在没有任务的清醒、静息状态时也存在一定的功能活动模式。而在静息状态下活跃的点,在任务状态下往往是负激活的。所以我们尝试用任务状态下负激活点的信息,来反映静息状态脑内的活动模式。 复杂网络的研究是系统复杂性理论研究的一部分,作为研究复杂性科学和复杂系统的有力工具,为此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用这种方法围绕脑内负激活的研究作了以下工作: 1、简要介绍了大脑中的负激活现象,分析了其生理学基础,并初步讨论了与之密切相关的静息状态下的脑网络。 2、首次将复杂网络理论引入了大脑负激活的研究中。我们关注两种不同认知任务(符号方向判别实验和数字加和实验),提取任务中的负激活点信息构建了网络。结果显示,两个网络均具有大的簇系数、小的平均路径长度,即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大脑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为何高速、有效。 3、最后我们计算了网络的一个全局变量——节点的介数值,并找到网络中介数最大的前十个点所在的脑区,结合负激活与静息态下脑网络的关系,初步推测了扣带回楔前叶、额叶属于静息网络的关键性区域。
其他文献
星形结构的单分子白光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卓越的光电性能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单分子可溶性白光二极管方向有重要的意义。星形
本硕士论文以理论模拟作为主,着眼于21 世纪的科技发展趋势和动态,密切围绕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光电性质、纳米材料与纳电子学、纳米光子学与单分子光谱学三大主题,研究解决这些
铌酸锂晶体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人工晶体,具有良好的电光、声光、压电和光折变等特性,尤其是实施不同掺杂后能呈现出多种特殊性能,被誉为“光学硅”。现阶段报道的铌酸锂掺杂工程
1948年Feynman提出了著名的路径积分理论,其核心是如何去构造包含量子体系全部信息的传播子。路径积分理论具有许多优点,这使得它在物理学的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不断得到
本文为改善常压空气非平衡放电等离子体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以电容耦合放电和介质阻挡放电为基础,开展了以下工作: 1.提出阻容耦合空气中大气压辉光放电产生方法,利用阻容耦合负
研究材料的光学特性是光学和凝聚态物理这两大学科的交叉领域。经典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以准确的描述光在材料中的传播特性,方程中包含了描述材料与光相互作用的两个重要参数: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存储容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多层(三维)光学信息存储作为一种提高信息存储容量的手段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围绕三维光存储技术中的多
随着超短脉冲激光技术的发展,实验室中已经能够产生几个甚至一个光周期的超短脉冲光束。另一方面,不同光源产生的脉冲光束其相关性也不相同。例如,琐模激光脉冲光束和截断连续波
本文论述了物态方程的基本理论及固体的有关力学和热力学性质,研究分析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半经验、半理论的唯象固体态方程。本文推导了考虑热效应的Baonza,mGLJ和Morse固体
在高精度高传感领域,高速光通信系统,高精度光谱学领域,对输出激光的线宽具有极高的要求,因此,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应运而生。本文从研究光纤光栅入手,简述光纤光栅的研究发展历史、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