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邪教组织犯罪的预防和控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邪教组织犯罪有其复杂的一面。从汉朝到清朝,五斗米教、白莲教、摩尼教(又叫明教)等均有类似邪教组织的特征。民国时期存在着的会、道、门组织,宣扬迷信,流毒至今。自1979年改革开放后,我国打开国门,各种思想泛滥,邪教组织也趁势而起,最出名的莫过于“法轮功”和“全能神”。这些邪教组织进行各种活动,很大程度上危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其目的不外乎是或聚敛钱财、或推翻现政府、或追求女色等,都给人们群众造成了极大地危害。从法律上来说,邪教组织犯罪是一种需要严厉打击的犯罪行为,对社会公共秩序、公民的生命、健康、女性公民的性自由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针对邪教组织反罪的严重问题,我国《刑法》第300条规定了对邪教组织犯罪的处罚,规定了组织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组织利用邪教组织致人死亡罪、组织利用邪教组织致人重伤罪,为进一步明确第300条司法适用的问题,两高分别出台《解释一》1、《解释(二)》2,这样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的出台,为打击邪教组织犯罪和治理邪教泛滥提供坚实的法理依据。本文首先从法理方面对现阶段我国邪教组织犯罪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并分析邪教组织犯罪与其他的犯罪的关系,对邪教组织的特征、发展趋势进行论述,同时,对《刑法修正案(九)》3中规制邪教组织犯罪的规定加以探讨和评价。其次,针对河南省平顶山市邪教组织犯罪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其特点和规律,再对河南省平顶山市邪教犯罪的治理状况进行探讨,分析在邪教犯罪治理过程中的不足,然后对河南省平顶山市邪教组织泛滥究其因、追其源,就打击邪教组织犯罪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其他文献
中职院校的主要教育目标为培养学生掌握某项专业技能,这就体现出实训课的重要性。学生掌握与有效运用技能的基 础是参与实训课。专业实训教学能够在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
隐喻性的空间不仅将物质空间拓展到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重空间,而且还为我们解读文艺作品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和视角。莫里森的小说《天堂》(1998)在叙事结构上体现了空间
民国时期山西村治改革过程中,为监督改革进程,发现存在问题,推进各方面工作进行,阎锡山地方政府设立并派出了作为监察机构的实察员;实察员制度的确立及实察员工作的实施,既是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与直肠癌侵袭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行常规盆腔MRI及DWI扫描,测量整个肿瘤的ADC
本文主要分析了民法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现状并分析了存在哪些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
"新常态"是一个具有历史穿透力的概念。全球新常态与我国新常态有着共同的经济基础,但我国新常态与国外新常态有着不同之处。本文就我国新常态的特征及成因进行剖析,论述新常
时代的巨变,使人们对艺术选择的自由程度大大地提高了,而多元选择的实现无疑为当代书法的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这是我们在新时期到来的时候,不少有识之士就已经意识到了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间,与旅游纪念品的地域特色相契合,依托日渐繁荣的旅游行业,可实现常州非遗文脉的传承与传播。文章从实地调研出发,根据常州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现状和游客
在施用有机肥与生物炭以后,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全氮及全磷含量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土壤内部的全钾含量以及土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