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内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全面提高学生工作质量。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校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学生工作质量问题也暴露出来。学生工作如何顺应新形势的要求,在解决“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很难培养出杰出人才?”之问中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如何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是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研究的重点。高校学生工作的“主阵地”在院系,院系学生工作中层主管是学生工作的领军人物,对院系学生工作的开展起到核心引领的作用,其职业化、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工作质量影响巨大。然而,学生工作中层主管的职业化、专业化研究却是学生工作研究的盲点。因此,本文从学生工作中层主管研究入手,追寻他们的职业发展历程,了解他们选择学生工作的原因,探究他们对学生工作的工作特性感知的状况,调查学生工作给他们带来的满意程度,以及他们的专业发展倾向。以期为高校学生工作选拔人才,留住人才,提高学生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论文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中层主管工作特性、工作满意度及专业发展倾向进行研究。首先,在探索性研究中,本研究通过因子分析,得出了测量学生工作中层主管工作特性感知的结构要素体系的5个维度15个操作变量;测量学生工作中层主管工作满意度的结构要素体系的13个维度69个操作变量;测量学生工作中层主管专业发展倾向的结构要素体系的5个维度20个操作变量。并通过一致性分析以及KMO检验法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进行检验,各结构要素体系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其次,分别采集我国985学校、211工程学校、地方性综合学校、普通院校和民族院校等五类院校共60所高校541份基础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因子分析、回归分析与多元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高校学生工作中层主管工作特性、工作满意度和专业发展倾向,以及背景变量对高校学生工作中层主管工作特性、工作满意度与专业发展倾向的差异性影响,为强化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中层主管队伍建设,提升其工作效率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思路。最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运用AMOS 17软件对高校学生工作中层主管工作特性、工二作满意度以及专业发展倾向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三者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工作特性与工作满意度对专业发展均有显著影响,并且是正向效应。即高校学生工作中层主管对工作特性和工作满意度的感知越强,专业发展倾向就越高;反之,他们对工作特性和工作满意度的感知越弱,专业发展倾向就越低。工作特性与工作满意度也显著相关,并且是正向效应。即他们对工作特性的感知越强,工作满意度越高;反之,他们对工作特性的感知越低,工作满意度越低。同时,实证结果充分验证了工作特性不仅对专业发展倾向产生直接的影响,也可以通过中介变量工作满意度对专业发展倾向产生显著的影响。本研究首次将专业发展相关问题与工作特性和工作满意度关联起来分析,拓展了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中层主管的研究视野,也拓展了学生工作质量管理的研究视野。研究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其中最核心的逻辑关系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必然要提高学生工作质量,学生工作质量的提高必然提高学生工作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