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人口转移市民化和新生人口影响了土地权属的稳定性和耕作效率。脱贫攻坚中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集体经济是脱贫成功的主要途径之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离不开土地流转的顺利开展,因此土地流转是促进农户增收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国家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不断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效果怎样,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本文以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流转为研究视角,采取问卷调研、走访农业农村局等方式获取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镇宁自治县)土地流转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实证分析中把农户家庭收入水平作为因变量,把民族、教育程度、土地转出(入)面积、外出务工人数、家庭承包土地面积、土地转出获取租金收益(土地转入支付租金成本)作为自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土地转出和土地转入农户进行分析。结果是:对土地转出户来说,土地转出面积对于农户家庭纯收入具有负向的影响;受教育程度、家庭原承包地面积、土地流转获取租金收益、外出务工人数四个变量分别对农户家庭纯收入有正向的影响。对土地转入户来说,外出务工人数、土地转入支付租金成本两个变量对于农户家庭纯收入具有负向的影响,家庭原承包地面积、转入地面积、教育程度三个变量分别对农户家庭纯收入有正向的影响。总之,土地流转中土地转入(出)面积、外出务工人数、土地流转出获取租金收益(土地转入支付租金成本)、家庭承包的土地面积对农户家庭收入影响较大,但影响的程度大小不同,这些因素与土地流转有密切联系,因而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土地流转的推动工作。总结镇宁自治县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是土地流转率低,农户土地产权意识薄弱;第二是农户权益流失,农户主要收入渠道单一;第三是土地流转矛盾突出,流转土地租金拖欠严重;第四是程序规范程度低,土地流转存在风险。提出的对策建议是:第一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体系,促进土地流转程序规范;第二是提高土地流转政策宣传力度,提升农户土地产权意识;第三是健全土地流转防范机制,有效化解土地流转的矛盾;第四是尊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切实维护好农户的利益;第五是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推动土地流转有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