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妮·莫里森小说中黑人女性形象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enjiek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美国黑人作家对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黑人文学已经成为美国文学及美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黑人文学中,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独树一帜,成为深受读者和研究者青睐的代表。1993年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这个事实轰动了世界,这个描写黑人女性命运的黑人女性作家得到了认可,她成为20世纪第一位获得此奖的黑人女性作家。作为黑人女性作家,她所关注的是美国社会中黑人女性的困境,展现的也是黑人女性饱受种族歧视、性别压迫、文化冲突的故事。正因为莫里森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黑人女性的形象,她的小说在研究界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充分的重视,而她笔下的黑人女性形象随即也就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致力于全面研究莫里森小说中所塑造的黑人女性形象,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考察,发掘创新,以集体无意识的理论来阐释莫里森小说中黑人女性受压迫、受歧视、精神异化的本质,表现黑人女性在多元化的民族背景中寻找自我认同的艰难。 本文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第一,主要通过莫里森小说中不同的黑人女性形象来展示黑人女性的现实遭遇:即莫里森在其小说中重点展现了黑人女性的种族、性别、文化境遇,表现了残酷的社会现实。莫里森从这个方面深入探索美国社会中的黑人女性的悲惨命运。 第二,通过对莫里森小说中黑人女性形象的生存境遇的研究,探索集体无意识的历史后遗症对黑人女性的深刻残害。这一部分是以集体无意识理论为基础理论的创新性研究。在集体无意识历史烙印的影响下,莫里森笔下的黑人女性表现出了种种生存矛盾,值得关注的是莫里森为这些失落的黑人女性找到了一个支撑--由黑人女性组成的黑人社区,社区对黑人女性给予了关怀和包容,这也从一个方面帮助黑人女性在失落的历史岁月中重新找到自己。 第三,莫里森在塑造那些具有反叛意识的黑人女性身上加以浓墨重彩,表现了她鲜明的女性意识,和为女性抗争的立场,这为塑造黑人女性不拘传统、反叛歧视树立了典型,对我们更深入细致地了解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后经典叙事学的崛起,叙述交流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以1978年西摩·查特曼所提出的叙事交流模式中所涉及的六个交流参与者即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叙述接受者、
◆病例一:  小慧,16岁,高中生,身高1.7米,体重150斤,胖胖的身型让她感觉非常自卑。  小慧试过饥饿减肥法,坚持一周,无效。又到药店买了减肥药,自行服用。三四个月内,换过几种不同品牌的减肥药。过了一段时间,减肥药似乎有点效果,体重降下来,但是胃口却变差了。她甚至有点厌食,看到饭菜就有些反胃。  四五个月后,更严重的问题来了。小慧总是觉得老师和同学在说她坏话,经常欺负她,小慧开始无缘无故地骂
期刊
“悲喜交集”一词是木心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态度的概括。本文以此为论题,将其作为木心散文中的独特现象进行分析。首先,悲喜交集属于悲喜剧的审美形态,是一种笑中带泪,泪
什么是药源性疾病  要了解药源性心脏病,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什么是药源性疾病。沈阳药科大学讲师、主管药师邸东华解释说,治病用药,这是人人皆知的。但是,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应用有效而安全的药物,可以治疗和预防疾病;反之,如果用药失当,比如不合理配伍用药、滥用药物等,药物则可以给机体带来损害甚至危及生命。这种损害产生的疾病,我们把它称之为药源性疾病。  药源性疾病比药物不良反应要严重一些,如果发现得
期刊
自从2006年电视剧《乔家大院》热播,并引发晋商文化热以来,对其电视剧和剧本改编的同名小说的研究探讨已有许多。但在现有研究中,还没有运用西方文化研究和意识形态相关理论进行
【名词解释】  黄体酮: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为维持妊娠所必需。临床用于先兆性流产、习惯性流产等闭经或闭经原因的反应性诊断等。  HCG:HCG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其主要功能就是刺激黄体,有利于雌激素和黄体酮持续分泌。  【案例一】一个多次妊娠失败的妈妈来检查,因为怕再次出现问题,她不敢检查直到24周才来做第一次,我批评她这是掩耳盗铃。可是检查时还是发现了问题,孩子的双肾积水,输尿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