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和人力资本对收入趋同的影响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ilea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由于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以及人文素质的经济基础不同,各省份之间的收入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始终伴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FDI的引进给我国带来一定的资本积累,重要的是带来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竞争力。不少地区更是将扩大外商投资作于发展地区经济、追赶发达地区的首要目标,但是从长远来看,国家的稳定发展在于自身的综合实力,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是由该国的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广大学者已有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认为FDI技术溢出作用大小的区别在于东道国对FDI的吸收能力,即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激发内生模仿创新的关键因素;反过来,FDI通过技术外溢效应来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基于缩小地区经济差异和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研究FDI和人力资本对收入趋同的影响。对于收入趋同的实证,本文收集整理了 2000-2017年我国31个省市人均实际GDP数据。首先刻画了全国及省际的人均收入的分布特征,显示出各省份人均实际GDP保持着较高的平均增长速度,但省际的收入差距仍然很大;其次从时间维度上考察收入趋同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数省份人均GDP所属的收入类型变化情况为:低收入类型往往具有较高的向上转移概率,而高收入类型具有较高的向下转移概率,且没有出现跨收入类型变化的情况,说明我国省际人均收入并未呈现出区域固化或深化现象,即低收入水平地区实现经济不断增长的可能性较高,中等收入水平地区的流动性相对较小。根据稳态分布可知,我国省际人均GDP分布具有向中等收入类型趋同的特征,即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低收入类型和高收入类型的比例在减少,主要以中等收入类型为主;最后加入空间维度,探讨在邻域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下各省份人均GDP动态变化的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际人均GDP在不同的滞后空间类型下表现出不同的演变趋势,并呈现出低-低,高-高关联的区域形态,但是这种集聚类型的空间格局发展十分缓慢,说明省际人均收入仍缺乏有效的协同发展机制。对于FDI和人力资本存量对收入趋同影响的实证。首先在收入趋同的前提下,分别考察不同FDI和人力资本存量对收入趋同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高FDI和高人力资本条件下表现出收入趋同的特征,即高FDI和高人力资本存量都能带动地区的经济增长,使低收入类型发生向上转移的概率增大,稳态分布下低收入类型所占比例也大大缩小;其次对FDI与人力资本的互动机制进行检验,研究结果在FDI和人力资本对人均GDP都有着显著正向作用的基础上,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互动机制,即FDI对省际人均GDP的部分影响可通过人力资本这个中介变量来实现,也就是说FDI的技术溢出是基于人力资本存量的规模;最后探讨FDI和人力资本的共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FDI和人力资本存量的联合作用对收入趋同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即为了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在引进FDI的同时也要注重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与其相适应。文章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研究层面来看,从人均收入视角出发,测度省际人均收入的动态演变,其考察角度包括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省际人均收入进行趋同检验;第二,从研究框架来看,考虑FDI和人力资本对人均收入的影响,并基于FDI和人力资本的互动机制检验结果,探究FDI和人力资本的共同作用对收入趋同的影响;第三,从研究方法来看,采用趋同理论、Moran’s I指数和马尔科夫链分析结合的方式,既能反映我国省际人均GDP的内部动态演变并预测未来趋势,同时能反映FDI和人力资本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收入趋同演变过程的影响。文章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基于数据可获取性和完整性,研究选取的2000-2017年数据,时效性略显欠缺;第二,本文仅考察省际维度下FDI、人力资本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收入趋同的影响,即仅在传统的省市级别下作实证研究,而未对地市级甚至区县级作对比分析,对于更深层次的关系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中。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社区矫正作为刑罚执行措施被引入我国,2003年,我国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开启了社区矫正的本土化进程。2019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出台,是我
何炳钦先生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的知名教授,“师者所以传道授类解惑者也。”这就决定了何教授无论从职业素养的需要出发,还是从艺术创新的宗旨而言,都须恪守“广采博录,厚积薄
自有人类,便有社交,传播学称之为人际互动。有了计算机以后,又有了人机互动。等有了互联网之后,人机互动开始向网上人际互动转化。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网上人际互动的方式逐渐丰富和多样,到微信、微博时代达到顶峰,我们称此类媒体为社会化媒体,称此进程为媒体社会化进程。社会化媒体以多向互动和网格裂变的传播方式,彰显了其强大的社交功能。微信、微博作为继博客和人人网之后推动媒体社会化进程步入高潮期的两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