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工业化时代走向信息时代,从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这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向。上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留下了大量的工业建筑;我国从90年代开始产业格局发生变化,形成“退二进三”的模式,遗留了相当数量的旧工业建筑。今天对旧工业建筑文化价值的保护不仅仅是保存历史遗迹以满足人们对昔日工业文化的怀念,更是为了从物质和精神层面上延续我们的城市文化甚至生活本身。旧工业建筑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本身,新时代的人们更想通过遗留下来的碎片来挖掘其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文化情感。它同时还具有工业美学价值和潜在的经济价值。作为建筑创意活动的成果,建筑产品也成为新消费社会背景下的消费对象,从“空间中的消费”到“空间消费”。不但建筑功能、空间等物质性特征成为消费产品,建筑的理念、创意、信息、内涵也成为消费对象,旧工业建筑改造后的空间成为人们体验的场所。 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已经成为世界热门话题。我国在其改造再利用存在的弊端和困境,更多是由于在再利用过程缺乏创意设计,导致不管是改造模式、功能定位还是在建筑设计手法上,简单的运用已有的套路。在国内目前这种“高效率”式批量生产的环境下,加上创意文化的冲击,建筑趋向同质化的状况只会更加明显。本文提出把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走向创意设计,在解决已出现的弊端中提供新思路,对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具有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分6个章节对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创意设计进行探讨。第1章从经济、文化、消费、创新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中提出研究目的和意义,同时对相关概念作了解析。第2章从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和创意设计的属性出发,分析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走向创意设计的原因和意义,并阐述其特点。第3章从创意思维、文化、经济、机制、技术、审美角度分析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创意设计的影响因素。第4、5章属于解决问题部分。第4章分析了设计原则和旧工业建筑的改造模式。第5章则提出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创意设计的策略和手法,从场地、结构、布局、形态、构造、材质、景观方面详细提出创意性方式。最后一章总结改造再利用创意设计的困境,同时对未来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发展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