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及其与顺铂联用通过EMT途径抑制乳腺癌转移作用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选取裸鼠进行人乳腺癌细胞异种移植瘤模型,观察白藜芦醇、顺铂及两者联用后裸鼠瘤体重量和体重的变化;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裸鼠肿瘤肺转移结节的变化;试剂盒赖式法和微板法检测实验动物血清中AST、ALT、Cr、BUN的变化;Westrn blot法观察肿瘤组织转移相关蛋白表达;(2)体外实验采用人乳腺癌MDA-MB-231、MDA-MB-436、MDA-MB-453、BT-549细胞模型;TGF-β1诱导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细胞EMT模型。白藜芦醇及其与顺铂联用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用MTS法检测;用药后MDA-MB-231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用药后细胞迁移力和侵袭力的变化用Transwell小室检测;药物对EMT标志性蛋白及EMT相关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MT标志物表达通过免疫荧光实验观察。研究结果(1)白藜芦醇100 mg/kg与模型组相比能够明显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异种移植瘤裸鼠体内肿瘤的生长和肺转移,用药组肿瘤重量和转移结节数量低于模型组(P<0.05),而白藜芦醇100 mg/kg对裸鼠不产生毒副作用,裸鼠体重和肝肾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体外实验部分,白藜芦醇12.5、25、50μM作用细胞24h能明显抑制MDA-MB-231的迁移,与对照组相比迁移率分别为85%、73%、42%(P<0.05)。白藜芦醇50μM可逆转TGF-β1诱导的MDA-MB-231细胞发生间质细胞形态变化,能抑制TGF-β1诱导的细胞迁移能力的增加。Western blot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观察到白藜芦醇能降低间质标记蛋白Vimentin的表达,提高上皮标记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Smad和MMPs信号通路相关。(2)与顺铂单用组相比,白藜芦醇50 mg/kg与顺铂5 mg/kg联用提高了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异种移植瘤裸鼠体内肿瘤的生长的抑制效果(P<0.05)。两者联用明显改善了顺铂带来的裸鼠体重降低和肾功能损伤的副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Smad、NF-κB、JNK、ERK信号通路相关。在体外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模型中,白藜芦醇200μM与顺铂IC50浓度联用,抑制细胞增殖的效果优于白藜芦醇单用,CI值为0.92。顺铂16μM、34μM与白藜芦醇IC50浓度联用抑制细胞增殖的效果优于顺铂单用,CI值为0.812、0.955。白藜芦醇12.5、25、25μM与顺铂4μM联用增强了细胞活动能力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抑制效果。12.5、25、25μM白藜芦醇与4μM顺铂联用组与白藜芦醇单用组相比,细胞迁移率分别下降了19.5%、13.4%、14.9%。在TGF-β1 5ng/m L诱导的MDA-MB-231细胞EMT模型中,白藜芦醇与顺铂联用可逆转TGF-β1诱导的EMT,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Smad、NF-κB、JNK、ERK相关。结论在体内实验中,白藜芦醇100mg/kg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肺转移和肿瘤的生长,并且对实验动物不产生毒副作用。白藜芦醇50mg/kg与顺铂5mg/kg联用起到了增效减毒的作用,抑制肿瘤的生长,增加裸鼠体重,改善肾功能损伤。在体外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EMT模型中,白藜芦醇12.5、25、50μM能明显抑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白藜芦醇与顺铂联用增强了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产生协同作用;白藜芦醇12.5、25、25μM与顺铂4μM联用增强了细胞活动能力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抑制效果,其作用机制与PI3K/AKT、Smad、NF-κB、JNK、ERK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