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教学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因此教师话语权天然具有社会学话语权的性质。在幼儿园这个特殊的场域中,针对的是主体性的师幼,幼儿教师话语权必然有其运作的方式。本研究在对幼儿园教师的话语权的概念、来源及分类进行理论阐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观察访谈以及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幼儿教师话语权的运作方式进行社会学的分析,并在理论概述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促进我国幼儿教师话语权良性运作的几点思考,以期引起人们对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话语权的重视,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幼儿园教育理论研究,提高幼儿教师的话语意识,并为幼儿教育教学服务。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包括问题的提出、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以及方法与思路。通过对所掌握材料的整理分析,发现目前对幼儿园教师话语权的研究相对比较匮乏。第二部分,澄清人们对幼儿教师话语权的认识。通过对幼儿教师话语权的来源及分类的概括,分析幼儿教师话语权的内涵。教育制度,教育传统以及教师个人赋予了教师以话语权。教师话语权包括诠释性话语权,规约性话语权及评价性话语权第三部分,形成研究幼儿教师话语权的理论框架。分别通过对幼儿教师诠释性话语权,规约性话语权以及评价性话语权的社会学分析,从而理清幼儿教师话语权的运作方式。并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概括出主体性、生成性、关联性、倾向性和受限性几方面特点。第四部分,结合实证研究,分析幼儿教师话语的特殊性,阐述理论的适宜性。第五部分,结论部分,在理论概述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促进我国幼儿教师话语权良性运作的几点思考:应赋予幼儿教师更为广泛的参与权;应努力谋求师幼话语权的平衡;应恰当处理好幼儿园教科书与教师的关系;应提升幼儿教师的话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