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全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决定继续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强宪法的实施,正式确立了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治国方略,再次确立了宪法的至尊地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不仅要做到有法可依,各级政府要深入推进依法执政,还要保证司法公正,提高司法的公信力;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就必须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让全社会树立法律意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全民普法的同时,更要加强和改进我国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律基础》课程的开展使我国大学生法律觉悟有所提高、权利意识有所增强、大学生能普遍认识到学法的重要性以及普遍认同法治观念,但由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我国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方面的诸多问题。所以,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问题的研究成为我们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我国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入手,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成因,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总体从五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整合归纳,并介绍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阐述了法律意识的基本概念及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理论基础,分别概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律意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观,为我国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问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进而指出了培养我国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做了客观的分析和归纳,总结了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中存在法律知识不健全、法律能力明显不够、法律观念薄弱和尚未真正形成法律信仰等的问题。第四部分分析了导致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提出了培养我国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和方法,包括确立科学的培养观念、净化社会环境、营造校园法制环境、进行学校法制教学改革和构建有效的实践环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