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为我国特有的大型经济鱼类。近年来,南方鲇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与之相伴的渔业疾病也不断增加。使用抗生素等传统的化学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发挥疗效,但是由于病菌产生的抗药性和水体环境污染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尽管鱼类为低等的脊椎动物,但是已经具有较完善的免疫系统。免疫球蛋白(immunologbulin, Ig)参与鱼类体液免疫应答并且发挥重要作用。对南方鲇Ig的研究有助于揭开南方鲇免疫系统应答规律,为南方鲇疾病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纯度高和均一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免疫学、微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学科,近年来也被应用到鱼类免疫学研究。南方鲇Ig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无疑是了解南方鲇Ig结构与功能的有力工具,在鱼病的免疫检测与预防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获得高纯度的Ig是成功制备南方鲇Ig单克隆抗体的前提。因此,本研究首先纯化南方鲇血清Ig并对理化性质进行初步鉴定,然后制备鼠抗南方鲇Ig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最后检测单抗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中的应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优球蛋白法、sepharose-4B凝胶层析、MBP亲和层析和Protein A亲和层析纯化南方鲇血清Ig。 SDS-PAGE结果表明:优球蛋白法和sepharose-4B凝胶层析均能成功纯化南方鲇血清Ig,Ig重链相对分子量约为74kDa,轻链相对分子量约为26kDa,若南方鲇Ig和多数鱼类一样为四聚体(H2L2)4,那么总分子量约为800kDa; MBP亲和层析和Protein A亲和层析不适合用于纯化南方鲇血清Ig。纯化蛋白经Nanosep Centrifugal Devices柱离心浓缩后,BCA蛋白定量结果表明:南方鲇全血清1mL经sepharose-4B柱层析纯化蛋白浓度约为0.479mg/mL,体积约为350μL,质量约为167.7μg;相同体积血清经优球蛋白法纯化后蛋白浓度约为0.428mg/mL,体积约为150μL,质量约为64.2μg。从结果可以看出,优球蛋白法产物含量低于sepharose-4B柱层析法产物。2.以纯化南方鲇Ig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经细胞融合、间接ELISA筛选和有限稀释法亚克隆共成功制备了5株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N1-B4-E12、 N1-H7-H9、 N3-G12-B11、 N3-E5-F9和N2-A3-G3。抗体亚级份测定结果表明,N1-B4-E12、 N3-G12-B11和N3-E5-F9的重链类型都为IgG2a,N1-H7-H9为IgG2b,4株单抗轻链类型均为k型。间接ELISA检测单抗的抗原识别特异性结果表明,5株单抗均不与草鱼、罗非鱼、胭脂鱼和斑点叉尾鮰的血清有交叉反应,但与鲶鱼血清有交叉反应;利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单克隆抗体抗原识别特异性结果表明,单抗N1-B4-E12、 N1-H7-H9、 N3-G12-B11和N3-E5-F9均与南方鲇Ig重链有较强反应,与轻链无反应,而单抗N2-A3-G3结果为阴性。3.南方鲇Ig单克隆抗体与南方鲇外周血白细胞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单抗N1-B4-E12、 N1-H7-H9和N3-G12-B11的检测呈阳性,阳性率分别为7.64%,16.25%和8.92%,单抗N3-E5-F9结果为阴性;单抗与外周血白细胞涂片的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单抗N1-B4-E12、 N1-H7-H9和N3-G12-B11呈现阳性反应,阳性细胞染色分为细胞膜表面着色和胞质着色细胞两种类型。本研究通过比较四种分离纯化方法的效果确定纯化南方鲇Ig的有效方法,为南方鲇Ig的纯化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同时本研究对纯化南方鲇Ig进行理化性质初步鉴定,为不同鱼类Ig的结构比较提供资料。另外,本研究制备的鼠抗南方鲇Ig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南方鲇血清Ig和外周血白细胞,为今后继续研究南方鲇免疫系统提供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