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较为全面的介绍了可燃性气体爆炸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描述了管道中可燃气体燃烧爆炸的相关理论。用自行研发设计的管道爆炸试验测试系统对预混甲烷—空气混合气体在管道内的爆炸加速传播机理进行研究。实验操作部分只需通过燃爆测定系统控制仪按操作步骤进行即可,自动化程度高;测试部分采用小量程较高压力—灵敏度高态响应宽的传感器及采样速率高达20MS/S日本进口的HIOKI8861-50存储记录仪,使得信号捕捉与采集更加及时与精确。实验设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固定点火能量(375mJ),改变可燃气体浓度;另一部分,固定可燃气体浓度(10%),改变点火能;分别研究火焰传播规律以及火焰各项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在本实验测试条件下,最佳点火浓度为10%,此时火焰传播速度最快,且火焰压力也达到最大值(127.16KPa);2.在弱约束管道中,可燃气体火焰传播规律随着浓度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规律;3.在可燃气体最佳浓度范围两侧,随着可燃气体浓度增加或者减小,火焰传播速度与火焰压力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4.在弱约束管道中,虽然火焰速度与传播距离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传播规律,但是火焰压力随着火焰的传播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趁势;每个测点处的火焰压力、前驱压力与浓度的关系,都呈现出相似的规律。都是在甲烷最佳浓度处,压力值达到最大值。5.五种不同大小的静电火花点火能下,随着点火能的增大,火焰传播速度、火焰压力与前驱压力也增大。并且在每组测点处,随着点火能的增加增大,火焰速度与火焰压力都增大;6.当采用起爆器材(药头或者雷管)点火时,实验结果表明:化学点火不仅可以从能量大小上大幅度提高点火能,而且燃烧更为猛烈,其着火形式也更为显著,有明显的火焰;7.在每组测点处,随着点火能的增大,前驱压力变化不大,可以看出静电火花的点火能对前驱压力波的影响较小。图52表19参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