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各种公共交往活动的集中场所,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城市环境,其环境活力的营造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环境活力的形成受多重因素的制约,文化因素是形成公共空间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特质体现了公共空间特有的文化表征与内涵,正是这种文化特质,赋予了城市公共空间“磁体”的功能,为其活力营造创造了必要条件。“富有文化特质的城市公共空间”即居民通过“易辨”的公共文化活动,进行有效的沟通,获得场所精神的体验,形成多层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公共空间。因突显了空间的文化属性,它的环境活力具有一定典型性与代表型。因此,本文将“富有文化特质的城市公共空间”作为一种典型性的城市公共空间来研究,根据其环境活力的特点,引入环境活力的磁场理念,从文化、人与空间关系的角度,分析环境“活力场”的形成要素,以此研究其活力营造的原则、策略与方法。
为方便论文阐述,在此将“富有文化特质的城市公共空间”简称为“城市文化空间”,在本论文的所有论述中均用“城市文化空间”这一简称代替。
本文一共分为六章,依循“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这一逻辑架构全文。第一章提出问题、明确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相关研究。第二、三章分别对城市文化空间的特征、演变及环境活力意义、环境活力的磁场特征进行理论解读与分析,并引入环境“活力场”的概念。第四章根据城市文化空间的特点,选取了合肥市内有典型意义的城市文化空间进行调研,通过对其环境“活力场”的原型的分析,总结城市文化空间“活力场”形成的一般规律与城市文化空间环境活力的营造要素。第五章结合城市设计的相关理论,从营造环境“活力场”的角度出发,总结城市文化空间环境活力的营造原则、营造策略与设计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