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双杂交技术鉴定FAT10新的结合蛋白: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a1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we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类泛素基因FAT10的相互作用蛋白,明确FAT10在肝癌细胞Hep3B中相互作用的蛋白,为探讨FAT10蛋白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一、利用clontech的cDNA文库构建系统构建类泛素FAT10高表达肝癌细胞株Hep3B的酵母双杂交用cDNA文库;并构建“诱饵”质粒二、利用clontech GAL4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肝癌细胞系Hep3B的cDNA文库,以获得与类泛素蛋白FAT10相互作用的蛋白分子,再通过回交试验进行初步验证;三、利用免疫共沉淀和激光共聚焦细胞内共定位试验进一步验证FAT10和筛选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四、通过RNA干扰降低FAT10表达观察eEF1A1的表达情况。结果:一、成功合成双链cDNA,均符合建库要求;库容量达到1.03×106克隆,原始文库滴度为2.50×106cfu/mL,扩增后的文库滴度为3.60×109cfu/mL.插入片段大小分布为0.5-3.5kb,平均长度约为2.0kb,完全满足后续的酵母双杂交研究。并成功构建“诱饵”质粒pGBK7/FAT10.二、首先证实“诱饵”质粒pGBK7/FAT10无自激活特性。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出阳性克隆后测序证实有一基因eEF1A1(GenBank accession No. NM001402.5),编码蛋白eEF1A1;通过回交实验表明诱饵质粒pGBKT7/FAT10在酵母中能与eEF1A1相互作用。三、免疫共沉淀检测证明FAT10和eEF1A1存在相互作用。然后通过激光共聚焦观察到FAT10和eEF1A1之间存在共定位。四、通过RNA干扰降低肝癌细胞株Hep3B和MHCC97H细胞的表达,观察到在通过RNA干扰降低FAT10的mRNA和蛋白表达后同时伴随着eEF1A1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这进一步证实了FAT10和eEF1A1之间存在调控关系。结论:我们的研究首次证明eEF1A1蛋白是FAT10在发挥调节功能过程中新的作用底物;并且通过降低FAT10的表达能够观察到eEF1A1的表达也随之降低。
其他文献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居肿瘤死因的第四位,其中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是最主要的组织学类型。食管鳞癌的发病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
<正> 1989~1990年根据全国水稻叶令模式研讨会的精神,在省内前郭县红光农场开展了水稻叶令模式研究。初步明确了在吉林省条件下,水稻叶片生育进程与水稻其它器官生育进程的相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山西组1段(山1段)下石盒子组8段(盒8段)粗相带砂体大面积分布特征,通过古地理背景分析和大量岩心观察,提出山1段盒8段具有“洪水成因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
基于全球52 928个油气藏压力特征统计,从盆地类型、储集岩性、储层物性、油气藏温度、油气相态等5个方面出发,对深层和中浅层油气藏压力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盆
水力压裂改造后的残渣伤害一直是制约压裂改造效果提高的关键问题。常规破胶实验以及导流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瓜胶压裂液破胶过程产生的不溶物会导致储层受到伤害,并通过实验进
最近十年是房地产业飞速发展的十年,经过十年的发展,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最重要的民生产品以及最强劲的内部需求,是最有效的财富储藏手段。对于我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