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分组环技术的拓扑发现过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anger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弹性分组环技术是一种优化的、用于光纤环型拓扑的、并具有强壮和高效特点的技术。该技术综合了广泛的性能监视、主动的网络恢复以及灵活的调度能力。弹性分组环网络能够承载多种业务,包括对抖动和时延敏感的如话音和视频流量、以太网和IP业务等。弹性分组环将SONET/SDH和以太网中的优点集成到了一层中,从而最佳地适应了传输各种业务。弹性分组环是一种新的MAC层协议,是为优化数据包的传输而提出的,它不仅有效地支持环形拓扑结构、在光纤断开或连接失败时可实现业务的快速恢复,而且具备数据传输的高效、简单和低成本等典型以太网特性。本论文的研究和讨论基于内嵌RPR技术的实现:即将RPR的处理功能集成在一块单板上,并将该单板配置到SDH设备的相应槽位,在用户侧可提供多个FE或GE接口,该单板将进入以太网接口的数据包直接透传或经二层交换、VLAN处理后适配到RPR MAC 层,即利用RPR的核心芯片进行 RPR MAC 层的处理,包括业务分类(COS)、拓扑发现和环保护、公平算法、操作维护管理等,然后通过GFP封装协议将 RPR MAC数据包映射到SDH系统侧的1个或多个VC通道中。本论文致力于内嵌RPR技术相关软件功能的设计和实现,提出了RPR拓朴发现算法和软件的设计和实现过程。RPR拓扑发现协议为环上每一个站点提供了环上其它站点的数量和排列的信息,这些汇集到一起的信息称作拓扑映像,每个站点维护了表示整个环拓扑映像的一份拷贝。但是在开始时站点的拓扑映像中仅包含自身信息。环拓扑发现过程是周期性的,但是也可以根据需要即时启动。在拓扑映像或协议中任何站点都不占有主导地位,拓扑映像包含所有已发现的环的分段,协议的实现不需要环是完全连接的。除站点识别符和物理连接关系之外,拓扑发现协议也可传播附加的站点信息,以用于标准的其它部分。RPR拓扑发现协议发送的消息中,RPR的帧头标识为控制帧。
其他文献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它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多波段等成像特点,SAR图像较光学图像表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星载、机载及无人机载合成
以手持设备、实时系统等为典型代表的嵌入式系统需要一个轻型、可灵活配置、非常友好的图形界面系统。 论文首先概述了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及通用图形用户界面的发展情况,接着
伴随嵌入式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操作系统也在不断涌现。对于非实时领域,可以采用Linux和WinCe系统,对于实时领域,多采用VxWorks或开源的实时操作系统。目前开源实时内核的发展
近年来在以人体生物特征为验证依据的身份识别技术中,人脸识别因其具有直接、友好、方便、易于为用户接受等优点,成为其中较为热门的研究应用方向.同时人脸自动识别技术也极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人们追求的已经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满足,而更多是精神生活的满足。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一大批新兴产业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
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团体以及个人开始注意到网络,并通过它来发布信息、查找信息。尽管Internet上有海量的信息,人们还是常常感到不能够找到自己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布式计算架构也在经历着变革,Peer-to-Peer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技术.在Peer-to-Peer架构中,传统的在客户端与服务器端或者中间层之间的
自动布线是计算机设计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计算机工业的飞速发展,各种器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布线也越来越复杂,人工布线已经越来越
网格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开放式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是当前最新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网格结构形式。其中,服务描述、服务注册、服务发现、服务发布和服务管理等模块
目前人类社会日益深入到信息时代,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大量的高维数据,如全球气候模型、人类基因分布、文本聚类和文本分类中的词频等,所以经常会面临维数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