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创面脓毒症小鼠创面和免疫组织中树突状细胞及细胞因子变化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ry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  脓毒症是严重烧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是危重烧伤临床救治的难点和重点。创面感染是引发烧伤脓毒症的首要原因:烧伤后皮肤这一保护屏障被破坏,微生物从创面入侵,坏死组织又为病原体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创面易于发生侵袭性感染,进一步加重即可引发脓毒症。研究证实烧伤脓毒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与创面大小和烧伤程度明显相关。在脓毒症早期,炎症与免疫反应异常主要表现为全身过度炎症反应,“炎症风暴”所引起的组织坏死和器官功能障碍其主要死因。脓毒症后期免疫状态逐步转变为以抗炎反应为主的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症和免疫抑制,机体易于发生继发感染和二次损伤,这也是脓毒症后期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创面炎症反应和机体免疫状态在烧伤脓毒症的治疗和预后中有关键的作用。树突状细胞(DCs)是体内唯一能激活初始T细胞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在皮肤组织中定居着多种DCs亚群。已有研究证实,脓毒症可导致DCs数量和功能上的改变,是造成免疫抑制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国内外鲜见关于烧伤创面和免疫组织中的 DCs及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与机体免疫状态关系的报道,本课题将针对该问题进行实验性研究,为烧伤创面脓毒症的创面治疗和免疫状态调节提供帮助。  方法:  1.动物分组及处理:将8~12周的雄性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sham:背部20%TBSA皮肤37℃水浴接触9s)、烫伤组(burn:背部20%TBSA皮肤90℃水浴接触9s)、烫伤感染组(sepsis:背部20%TBSA皮肤90℃水浴接触9s,创面冷却后在创面中心皮下注射铜绿假单胞杆菌1×106CFU/ml菌液50ul)。  2.观察三组小鼠外观和行为特征,每24h记录一次小鼠的生存率,记录一周;每24h记录一次小鼠的体重,记录96h。  3.分别检测三组小鼠外周血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肌酐、血清尿素氮的含量,对比三组小鼠的肝肾功能。  4.分别取三组小鼠的脏器组织(心脏、肝、脾、肺、肾),碾磨后离心取上清液,按1:10比例稀释后吸取100ul稀释液均匀涂抹在血培养板上,37℃孵箱内培养24h后取出,双人独立计算菌落形成数量并记录结果。  5.取三组小鼠的背部创面及其边缘皮肤组织做组织学观察。  6.分别于24h、48h、72h取三组小鼠的创面皮肤组织、肝脏、脾脏,采用RT-PCR检测上述组织中IL-6、IL-10、IL-12、IL-15、TNF-α的mRNA表达量。  7.分别于24h、48h、72h取三组小鼠的外周血、创面皮肤组织、脾脏、淋巴结(双侧腋下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上述组织中CD4+T细胞、CD8+T细胞、CD11c+DCs、CD11c+CD86+DCs的比例。  结果:  1.烫伤感染组小鼠的一般状况、自主活动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较对照组和烫伤组明显较差;体重持续明显下降,在72h下降了约13%;死亡率高达60%~80%。其他两组的一般状况良好,体重稳定,死亡率也未见异常。  2.烫伤感染组表皮有大量坏死物附着,毛囊等皮肤附属器基本坏死;真皮层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大量空泡形成;皮肌层肌纤维横纹大量消失,细胞崩解坏死明显,大量多形粒细胞浸润。  3.烫伤感染组各脏器内的细菌定量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其中脾脏的细菌含量最高,约为含量最低的心脏结果的10倍,对照组和烫伤组小鼠的脏器细菌定量水平较低。  4.烫伤感染组小鼠的肝肾功能明显下降,肝功能指标ALT升高至对照组的3~4倍,AST为对照组的2~3倍,肾功能指标BUN、Scr均升高至对照组的2~3倍。  5.烫伤感染组小鼠组织中的细胞因子 mRNA表达量均有显著升高,其中IL-6、IL-12、TNF-α、IL-15的表达水平在48小时内上升明显,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IL-6在脾脏的表达水平为对照组的5倍,在皮肤的最高可达对照组的10倍。IL-10在创面组织和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持续增加,约为对照组的2倍,在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为稳定,约为对照组的3倍。  6.在烫伤感染组小鼠外周血、脾脏和淋巴结中的的T细胞比例均出现明显下降,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均有持续减小的表现,在72h达到较低水平。烫伤组的T细胞比例介于其他两组之间,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未见明显变化。烫伤感染组的创面皮肤组织中T细胞的比例持续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 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在24h达到最大值,约为对照组的两倍,在48h和72h持续降低,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烫伤组的T细胞持续升高,但均低于烫伤感染组,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无明显变化。  7.烫伤组和烫伤感染组的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比例均持续下降,且烫伤感染组下降更加明显,两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86+树突状细胞比例在24h和48h均高于对照组,48h高达30%,在72h降至20%。烫伤组和烫伤感染组创面皮肤中的树突状细胞的比例均持续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86+树突状细胞的比例变化规律与外周血一致,在48h达到最高,在72h降至较低水平。在烫伤感染组脾脏中的树突状细胞在24h和48h均高于对照组,72h降低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CD86+树突状细胞的比例在24h最高,约为30%,在72h降至20%以下。烫伤感染组淋巴结中的树突状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 CD86+树突状细胞的比例也在持续减小,在48h和72h均明显低于烫伤组和对照组。  结论:  1、本实验建立的烧伤创面脓毒症小鼠模型稳定有效。  2、烧伤创面脓毒症小鼠早期创面炎症反应发展迅速包括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48h后出现细胞免疫减弱,树突状细胞分化障碍,促炎因子表达水平下降,而抗炎反应持续增强。  3、烧伤创面脓毒症小鼠脾脏组织中的细胞免疫在在24h和48h较为稳定,72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免疫障碍,而树突状细胞的分化障碍在48h已经出现。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这一关键要素更是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而培养专业的人才则是关键,各个行业所需要的人才都有所不同,首先强调的就是专业性,社会需求也是体现在多个方面和层次上的。我国的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也是一种社会人才类型,而要想满足社会需求,就要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不仅仅要考虑学生的性格、能力、知识等,还有很多方方面面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国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的设置尽量合理,能够与社会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开展了现代化建设,其中教育建设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采用了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人才的培养。这对于需要实践经验的会计专业有重大意义。然而怎样才能真正的实现校企合作的无缝对接,成为了会计专业进行发展与改革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的简单描述,并分析在校企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应用型的会计人才。  关键词:模式描述;
摘 要:水质控制工程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方向之一。文章从水质控制工程课程群划分原则入手,通过提高学生工程素养、重视实操能力、增加工程实训课程等具体方案的实施,旨在培养适合社会实际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向应用型转变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创新型;课程群建设;给排水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下简称给排水)的转型是土木工程相关专业高等教育形
摘 要:为了保证中职院校英语学科口语的教学质量,应认识到英语学科口语的重要性,并能结合实际的英语学科口语教学需要以及学生特点,制定科学的英语学科口语教学方案,实现英语学科口语教学质量提升。本文就英语学科口语的现状以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口语  在工作发展以及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中,英语的实际作用越发的突显了出来。而在英语普及程度不断加深的现代,英语的使用也逐渐由最初的书面文
目的: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但由于直肠位置的特殊性,术后复发率很高。近年来,尽管辅助放化疗被引入该病的治疗当中,对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改善,但
摘 要:以OBE教育理念为基础,以工程认证为契机,开展适应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培养目标的教学方式改革研究,力求培养电力专业的学生在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的基础上,综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OBE教育理念;工程认证;解决工程问题能力  1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  以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转变为先导,以OBE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