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古籍保护的重视,开展了大量的古籍整理活动,而作为整理文献必要之法的校勘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中国校勘方法理论体系自近代以来没有新的进展,这无疑不利于校勘活动的进行,进而对古籍的整理产生消极的影响。为了保证古籍整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急需中国文献校勘方法填充新的理论。本文以中西文献校勘方法为主题,通过对中国和西方文献校勘方法之间的比较研究,旨在促进中国文献校勘方法进一步发展。随着中西学术交流的频繁,西方校勘学家以及校勘方法被介绍到中国。西方文献校勘方法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因此,对西方文献校勘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中西方文献校勘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对西方文献校勘方法的长处加以借鉴,可以促进中国校勘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中西文献校勘方法的研究,是从中西文献校勘方法历史文化渊源、发展历程和基础理论等方面入手,通过对中国和西方文献校勘方法之间的比较研究,从而得出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完善、发展中国文献校勘方法的启示。本为从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作为引言部分。表述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研究思路。中国对西方文献校勘方法系统深入地研究是在近几年才展开的,中西文献校勘方法相关研究并不多。第二部分重点对中西文献校勘学和文献校勘方法的历史文化渊源及其发展历程进行详细的介绍。中国文献校勘学和文献校勘方法的历史悠久,同样,西方文献校勘学及其校勘方法的文化,源远流长。首先分别介绍中西文献校勘学和文献校勘方法的历史文化背景,然后详细叙述中西文献校勘学和文献校勘方法的发展历程,并简单介绍中西方著名的代表人物及其文献校勘学思想。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即研究中西文献校勘基本方法之间的异同。首先对中国文献校勘基本方法和西方文献校勘基本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进而再逐一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第四部分是西方文献校勘方法对中国文献校勘方法的启示。以前面几部分的比较分析为基础,结合中国文献校勘方法的现状,对于中国文献校勘方法发展的新方向,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给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第五部分是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对中国文献校勘方法未来的发展以及中西双方关于校勘学的交流做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