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中国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之际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其中的关键就是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新时代新形势下,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三部门按照要求,印发了《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高校社会工作教育力量介入农村精准扶贫拉开了序幕。本文将通过以山东省高校社会工作教育参与农村精准扶贫的实践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整理已有服务实践的效果和模式,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一、高校社会工作教育介入精准扶贫的必要性、优势及目标;二、山东省高校社会工作教育介入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果;三、山东省高校社会工作教育介入精准扶贫的主要经验;四、高校社会工作教育介入精准扶贫的问题及对策。通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山东省高校社会工作教育介入农村精准扶贫以“赋权”“增能”理论为基础,瞄准扶贫对象的需求,在方案设计、实施服务、评估等环节实现精准化,专注培养贫困群体的内在动力和能力,特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妇女等特殊群体,充分发挥社会工作链接资源的优势,构建贫困对象的社会组织架构,培育贫困地区当地社会工作人才与组织机构,实现扶贫机制长效性与延续性。山东省高校社会工作教育的精准扶贫实践是全国的一个缩影。高校社会工作教育介入农村精准扶贫,不仅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和社会机构人才的培养,推动了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进程,更重要的是,这是在党政机关领导下的扶贫新模式,是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创新机制,保障了可持续脱贫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