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推进区域经济高质发展成为各地政府的工作重心和目标。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中国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自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发布,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始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推进区域经济高质发展成为各地政府的工作重心和目标。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中国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自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发布,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始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以郑州为中心,引领中原城市群发展,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2021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因此,在上述背景下,研究中原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格局演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中原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展开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依据五大发展理念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地区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并运用Arc GIS软件对中原经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进行可视化处理,探索其空间演变情况。(2)采用Moran散点图以及Moran指数进行探索性空间计量分析,探究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从中原经济区的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演变来看,不同区域内的发展差异较大,部分地区存在低高聚集倾向;(2)西北地区的主导工业部门对高质量发展起推动作用,未来该区域发展前景可观;(3)经济区的区域差异现象逐步缩小,正处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4)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单个县域内部的政策环境、资源禀赋,还取决于临近县域的经济发展程度。县域经济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5)在研究区间内,县域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没有与区域经济形成良性互动,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模式仍需进一步完善;(6)教育进步、产业结构优化、金融体系的健全有助于目标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区域内进一步优化配置资源。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中原经济区内发展较好的城市要优势互补,将中原经济区连接成片,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均衡发展;(2)深化农业结构改革,提升农业效率;(3)依靠科技创新和生态发展提升中原经济区高质量发展;(4)转变政府工作作风,由“硬政府”向“软政府”转变;(5)注重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
其他文献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血液和动力,金融稳定和安全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在201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中央就明确要求,地方政府要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中央又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新时期“三大攻坚战”之一,要求从中央到地方要不断健全强化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防控金融风险的发生。明确各地方政府是防范和处置地方金融风险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地方政府要切实履行属地责任,牢牢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兼具自然和人文的属性,高中地理内容更是紧密联系自然和社会。但是,基于我国现行的分科教学体制,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教学仍受限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教育规律的探索也使得学科发展的广度、深度有了重大突破,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学科界限日益模糊。同时,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要求的提出,更为学科间的整合教学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以高中地理教学为基础,围绕
卡米耶·柯罗(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1796-1875)是19世纪最有修养、内心最为淳朴的画家之一。柯罗认为他一生中只有一个目的:表现他最热爱的大自然。他观察自然的敏锐眼力、对自然的赤诚情感、丰富的想象力、特殊的绘画手法等在他的画作里表现的淋漓尽致,演绎在他整个艺术历程中。他对往昔的“追思”“怀古”之情、对大自然的挚爱使他的画面散发出浓浓的“诗情画意”,使他的绘画
佛兰德斯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和法国画家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1665)是活跃于17世纪巴洛克艺术盛行时期的两位艺术家。鲁本斯认为绘画创作应当更注重色彩,色彩更接近自然,适合表达情感;普桑的绘画创作以素描为主导,强调理性的设计与严谨的结构,线条和设计主宰画面。以色彩为主与以素描为主的思想长期影响着油画创作
明代中期,以苏州、松江为中心的江南地区造园活动十分兴盛。由于园林建造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相互影响,这一时期涌现出数不胜数的园林题材山水画作品,园林题材山水画在技法表现、归隐情怀与意境营造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过去美术史界对于明中期园林题材山水画关注不多,且多个案研究,未作整体性、系统性的深入探讨。本文主要以“吴门画派”园林题材代表作品为切入点展开论述,从代表画家、重要作品、风格特征、意境营造与影响
地理课堂问题的设计是落实问题导向教学、问题式教学的基础,有效的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纵观当前地理教学发现,课堂问题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还不突出,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SOLO分类理论根据学生在具体任务中的表现,将学生思维分为了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思维的结构性特征,增强了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可观察性。教师运用该理论能够准确识别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引导学生思维进阶。因此,文章将SOLO分类理论引
积极共情是共情研究中一个新的领域,并逐渐成为国内外共情研究中的热门问题。以往研究表明,积极共情和消极共情在认知神经基础上存在很大重叠,但是在社会行为和信息加工上表现出和消极共情不同的独有的特征。积极共情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积极情绪的维持密切相关,并对情绪信息的信息加工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在大学生群体中探究积极共情对人际亲密度和积极情绪的影响机制以及积极共情的信息加工特征。研
十九世纪后半叶到二十世纪初,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先后以崭新的姿态登上了法国画坛。本文主要论述两位法国艺术大师,印象派画家埃特加·伊莱尔·日尔曼·德加和后印象派画家亨利·德·图卢兹·劳特累克。两位艺术家对舞女题材绘画都有所涉猎,他们是十九世纪欧洲舞女题材绘画的杰出代表。德加与劳特累克同为法国画家,相互之间有过交集,劳特累克曾十分崇拜德加,德加的绘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特累克的艺术创作。两位画家都
本翻译实践报告以《母亲的暖炕》(第四章)为翻译对象,翻译内容以朝鲜族作家金贤哲与其患病母亲日常生活为中心,并涉及了中国朝鲜族居民的生活现状。《母亲的暖炕》是中国当代朝鲜语文学作品日记集,记录了作者金贤哲与患病母亲的日常生活。中国朝鲜族当代文学作品突出和集中地反映了中国朝鲜族文学的发展状况,创造了中国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译者以《母亲的暖炕》(第四章)为翻译文本,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