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此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来收集癌症终末期患者的安宁疗护需求以及生活现状的相关资料,研究基本资料、安宁疗护需求、生命意义、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现状以及分析安宁疗护需求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叙事护理对改善患者的安宁疗护需求、心理状况、生命意义、生活质量是否有效,进而证实叙事护理是一种改善癌症终末期患者安宁疗护需求和生活现状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对2021年1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台州地区6家医院入住肿瘤科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癌症终末期患者进行问卷现况调查作为基线测量;对2022年1月—2022年2月期间在路桥医院入住肿瘤科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癌症终末期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对照研究,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叙事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在干预结束后用再次进行问卷测评,验证叙事护理对患者的安宁疗护需求、心理状况、生命意义、生活质量是否会产生影响。结果1.患者的安宁疗护需求水平基本需要和非常需要占比78.91%,基本不需要的占比21.09%,低生活质量的占比56.36%,中生活质量占比43.64%,高生活质量的无,说明癌症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中低水平。在生命意义方面,生命意义感都属于中低水平,其中低生命意义感的占了 47.27%,说明癌症终末期患者的生命意义水平需要加强。在焦虑抑郁方面,可疑或存在有焦虑或抑郁症状的占了 94.91%。2.患者的文化程度(P<0.05),家庭月收入情况(P<0.05)和之前经过的治疗(P<0.05)对癌症患者安宁疗护需求有统计学差异。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与疾病相关知识需求成正相关,且关系紧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46.00%的患者安宁疗护需求评分变化原因与家庭月收入有显著关系。之前经过的治疗与心理需求、环境需求、社会支持需求、疾病相关知识需求和信息需求呈正相关,之前经过的治疗与环境需求和信息需求关系非常紧密,之前经过的治疗与心理需求、社会支持需求和疾病相关知识需求关系紧密,97.10%的癌症终末期患者都会选择在医生诊断疾病后选择积极治疗。心理状况与生理需求和环境需求成正相关,且关系紧密;家庭功能状况与生理需求呈正相关,且关系紧密。3.叙事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安宁疗护需求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叙事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理需求评分、环境需求、疾病相关知识需求和信息需求有统计学差异(P<0.05)。生理需求和社会支持需求在干预前后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具有可比性,但干预后干预组的生理需求和社会支持需求评分较前有提高。4.叙事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生命意义(P<0.05),主要表现在存在挫折、生命的意义和满足感、生命控制、苦难承受、死亡接纳方面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叙事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数较对照组无统计差异(P>0.05),但干预组在叙事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分数是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明显提升。叙事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P<0.05)。结论1.癌症终末期患者的安宁疗护需求水平在中上水平,生活质量和生命意义都属于中低水平,焦虑抑郁心理比较严重。2.46%的癌症终末期患者安宁疗护需求评分变化原因与家庭月收入有显著关系。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与疾病相关知识需求成正相关,且关系紧密。之前经过的治疗与心理需求、环境需求、社会支持需求、疾病相关知识需求和信息需求呈正相关,之前经过的治疗与环境需求和信息需求关系非常紧密,之前经过的治疗与心理需求、社会支持需求和疾病相关知识需求关系紧密。3.叙事护理干预能提高癌症终末期患者的安宁疗护需求,提高患者的生命意义,改善焦虑抑郁心理,从而可以让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从而达到善终、优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