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音情绪认知的跨文化研究中,不管是跨语种还是跨国别条件下,语音情绪的识别存在跨文化的一致性和群内优势效应。汉语方言一般表现为同语种内的发音变异。在汉语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方言中,这种语音情绪识别的跨语种或跨国家特性是否同样存在?目前还没有研究给予证实。本研究使用透镜模型探究汉语方言语音情绪韵律跨文化识别,并用机器识别来验证情绪表达和识别的文化差异。实验一选取武汉和江苏被试来识别武汉和江苏地区的情绪语音,探究了武汉和江苏地区语音情绪识别的正确率和得分差异,实验二从声学特征角度入手分析了武汉和江苏语音情绪韵律在表达上的差异,实验三则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来验证语音情绪表达模式和识别模式的匹配程度影响了跨文化情绪识别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武汉和江苏地区的被试对武汉和江苏在中性、高兴、愤怒、害怕和惊讶等五种情绪的语音韵律识别存在超出机遇水平的正确性即跨文化一致性,但不同方言区被试的识别也存在群内优势效应即跨文化差异性;(2)武汉和江苏的五种情绪语音在如语速、基频、频谱能量的具体声学特征上有系统差异,即不同地区方言的情绪表达方式有所不同;(3)根据每种方言特殊的情绪韵律声学特征进行机器学习和识别,同一方言文化下的语音情绪分类更准确,间接说明人们会在特定的方言文化背景下解码情绪表达。综合整个研究来看,不同方言的语音情绪韵律的表达和识别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发音时的音韵或语调变化上,证实了语言经验对跨文化情绪识别的影响,佐证了方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