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8年至今,“雷剧”迅速霸占电视屏幕,收视率遥遥领先于其它类型的电视剧,成为电视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异端。所谓“雷剧”目前并没有一个严肃的定义,多是人们的口头用语和网络用语。“雷剧”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包括历史、古装、偶像、言情、谍战、武侠、神话等等,其中尤以以《宫》系列为代表的“于正剧”,以《活佛济公》系列为代表的“简远信剧”,和以《抗日奇侠》、《边城汉子》为代表的“抗日神剧”这三种最为突出。居高不下的收视率和不绝于耳的责骂声共同存在于“雷剧”身上,这种矛盾不仅反映出国产电视剧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还显示出大众审美的明显变化。因此,对“雷剧”进行客观科学的现象解读和价值评估就显得必要而迫切。首先,应该以客观的态度来直面“雷剧”现象,从“雷剧”产生的背景,“雷剧”的界定和“雷剧”所引发的潮流这三个方面,来对“雷剧”有一个初步而又全面的认识。然后,从“雷剧”生产主体和生产客体的变化,来了解“雷剧”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其次,对“雷剧”不同层次的受众进行心理分析,解密收视率高的原因。最后,对“雷剧”的两个突出代表“于正剧”和“抗日神剧”进行文本解读,让读者对“雷剧”现象有一个更为直观、具体的理解。而对于“雷剧”现象所反映出的问题,要从相关行政部门的政策和电视剧自身这两个方面来提出要求,并加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