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雨山区路基路面渗流特性及排水方案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y3s118x3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雨山区公路水害现象较为普遍。要治理水害问题,首先要弄清其诱发原因。多雨山区雨季降雨量大且历时长,导致路基路面含水率发生较大变化,影响公路使用寿命。在掌握该地区路基路面渗流特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布置排水设施显得十分必要,合理有效的排水措施能降低结构内部湿度。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开展道路病害调查,采用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多雨山区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渗流特性的研究基础上,增设排水工程优化方案,针对不同排水方案进行数模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对北二环高速路进性弯沉、薄弱积水层和路面材料取芯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路表弯沉较大的路段,其薄弱积水层一般较长,路面底基层产生损坏。试验路段水害现象较为突出。(2)从饱和多孔介质渗流微分方程出发,简单讨论了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在路基路面渗流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求解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问题时,需谨慎对待模型材料参数及边界条件。(3)采用TDR-3型水分传感器,分别对典型挖方、隧道洞口复杂路段与填方路段路基体积含水率进行了长期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强降雨季节,路基含水率较大位置主要集中在深度为130cm~180cm位置;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且雨水入渗过程表现出明显的时序性。含水率波动程度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分别为:隧道洞口复杂路段、挖方路基碎落台、挖方路基硬路肩、填方路段。(4)用实测数据验证了数值分析的可行性,并重点分析了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对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降雨时间较长时,路面各结构层甚至会出现持续饱和的现象,降雨停止后,水分消散速度缓慢;当降雨强度超过某一定值时,路基含水率分布受降雨强度的影响便不再明显。填挖方路基在排水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挖方路基水分自由消散速度比填方路基要快。(5)研究了增设路肩横向排水盲沟和仰斜排水孔排水对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增排水系统能有效降低结构内部湿度。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加深边沟方案排水性能较好。
其他文献
中非公共卫生合作计划是中非"十大合作计划"之一,其中医药投资合作是中非双方落实公共卫生合作计划的重要着力点。当前非洲卫生体系薄弱,医药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但医药产业潜
状态监测技术是提高液压设备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文章在分析了液压系统状态监测的目的与监测内容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与PLC的液压监控系统模
<正>各国的膳食指南均建议居民每天摄入一定量的牛奶及奶制品,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提出每天吃奶类及其制品,并在《平衡膳食宝塔》中推荐每天摄入奶类及其制品300g。牛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专家访谈法分析小学体育课程设计与指导引进翻转课堂模式的所需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并给出相应解决方案。认为应经过准备→实践→改进推广三个阶段的教学
[目的]探讨英国早期预警评分(NEWS)结合休克指数(SI)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急诊抢救室收治的10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NEWS评分结合SI分层联合
微时代是一个后福特主义文化逻辑在网络空间深度拓展的时代,信息异化是其突出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价值。学界从理论界定、问题表征、引发肇因、主要影响、消解路
在建建筑尚未竣工就出现工程事故,既有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也常出现地基下沉、墙体开裂、整体倾斜甚至倒塌的现象,造成建筑工程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建筑工程事故处理之前
随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其相关配套规章的颁布实施,在种子市场管理和执法过程中存在引种备案品种、数量、时间、种子净含量计量单位、包装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9(MMP-9)、内脂素的相关性,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132例Hp感
当今企业竞争已经超越“机会竞争”而进入到“实力竞争”和“持久竞争能力的竞争”的阶段,这就要求现代企业管理者必须将企业看作是动荡环境中的一个开放系统加以管理,需要从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