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居民点景观风貌管控指标体系构建 ——以黄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o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与新形势下,国家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确立,以及国土空间规划、自然保护地系统整合等多方改革工作,给自然保护地中的居民点景观风貌建设带来了新契机与新要求。但同时,风景名胜区中的居民社会体系保护与发展矛盾越发突出,导致风景名胜区居民点景观风貌管控失效或低效等一系列问题,这反映了管控在制度和技术上的缺失,表现为管控体系结构不完整、管控指标范围不全面、管控指标深度不具体等。本文基于风景名胜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针对居民点景观风貌管控的相关要求,在具体建设管理层面,尝试补充以特色性指标管控标准与要求,以寻求破解风景名胜区居民点景观风貌管控工作中欠缺与不足,从指导性指标、控制性指标以及特色性指标的三个层级,重新定位与构建风景名胜区居民点景观风貌的管控体系与方法,以求获得更趋完善的管控指标体系。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步骤开展研究。首先,论述研究背景,初步提出研究问题。随后,综述已有相关理论和文献,分析国内外风景名胜区居民点景观风貌管控指标体系,归纳和总结其他居民点,如一般居民点、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城市设计等方面景观风貌管控的研究理论或实践经验,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分别针对居民点景观风貌提出指导性与控制性指标的基础上,提出增加特色性指标层级,以满足风景名胜区居民点具体建设过程中景观风貌管控的具体要求。最终,研究基于普适性与可操作性思路,总结提炼出73个初选指标,利用标准参照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核检与筛选,确定6个指导性指标、6个控制性指标、37个特色性管控指标,形成针对风景名胜区居民点景观风貌管控的3个层级、11个指标大类、49个管控指标,分级与分类相结合,刚性与弹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风景区居民点景观风貌管控指标体系;并以黄山风景区为例对居民点景观风貌管控指标的三级体系加以应用、检视与修正,尝试探索风景名胜区乃至自然保护地中的居民点景观风貌管控有效路径与科学体系。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