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dy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与实践,其目的在于培养面向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农业工程类本科教育作为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卓越农林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重要使命,也应积极进行新工科的实践与探索。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优化和改进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培养符合新工科发展背景的农业工程人才,必须加强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同时对农业工程类专业相关教师、学科负责人、学生等进行访谈以了解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综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并对比所选高校农业工程类专业培养方案,发现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存在目标定位与行业和职业契合度有待提高、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有待加强、课程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学科交叉课程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为提高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质量,研究对最早设立农业工程相关院系及专业的美国的农业工程发展历程及两所高校的具体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分析,发现其农业工程已向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转变,课程体系建设有人文社科类课程比重较大、学科内涵丰富、课程内容紧跟时代发展前沿等特点。结合国内现状研究和国际经验借鉴,研究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对策:在课程目标上,要以社会和行业发展趋向为导向,以学校发展定位与区位发展优势为着力点,以加入《华盛顿协议》为契机,综合制定农业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内容上,要通过将发展前沿纳入课程和教学全过程提高内容前沿性,通过搭建跨学科课程建设平台、推进农业生物系统工程学科的建立等促进跨学科课程的建设;在课程结构维度,一是要推进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通专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农业工程人才,二是要强化实践教育环节,提高实践课程建设质量;在课程评价维度,要整合课程评价方式,进行多元化课程评价。
其他文献
针对中原油田地质情况复杂,油藏埋藏深,高温、高压低渗,温度与矿化度高,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研制开发了YH2000高强度复合堵剂,该复合堵剂是把凝胶堵剂和树脂堵剂有机结合
农田水利土方工程建设一般在农闲季节里实施。工期短、见效快,工程质量关系农业效益、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工程施工机械根据建设需求,大多选用装载机、推土机、铲运机、平地机
以场独立/场依存问卷为依据的大学生个性差异所体现的不同学习策略,使得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实行分层教学成为必要。教学的成功要归于个性化课堂的实施、校内各因子的合作,最终
现代日本,将"饮食"视为"一种文化"的专门研究肇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并在其后的几十年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研究经验与理论成果,对于起
识字意味着能够正确地读、写、讲、用汉字,其中深刻、确切地掌握汉字的意义是识字的重点。字义受其所应用的具体环境制约,因此,识字教学应当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有效的语境应当
"仲裁前置,一裁二审"的劳动争议解决模式在立法之初发挥过重大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方面改革的深入,传统模式逐渐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出
算子代数、算子理论是泛函分析的重要分支,有着深刻的量子力学背景,特别是在近些年兴起的量子信息科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尤其无限维量子力学、量子物理的许多问题需要借助于
张謇的南通慈善事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改造了的南通传统慈善机构。其二,是采纳了的近代慈善机构。其三,是服务特殊对象的慈善机构。张謇从事地方慈善事业的动机不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更是党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