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Ⅰ号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师麻金木主任医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病理机制是以气虚为本,湿浊、瘀血贯穿始终。其发病是在正气不足、脾肾亏虚的基础上,遭受外邪或内伤等因素,致使气血失和、脏腑机能失调,而产生湿浊、瘀血等病理产物,日久迁延,则形成脾肾两虚,湿瘀互阻的病理转归。如果治疗不当,终必致脾肾衰败,浊邪壅塞三焦,因此,我们提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病理机制是气虚湿阻,主要病机特点在于虚、湿、瘀。针对“气虚湿阻”的病理,以治病为本,既病防变为总体原则,在具体组方注意调理脾肾两脏,兼顾湿、浊、瘀之邪。治法上我们以补肾健脾、利湿化浊为立法原则。补脾肾之气以固根本,利湿化瘀泄浊以祛邪,确立了肾衰Ⅰ号方,扶助正气以固本,祛除病邪以阻止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我们对肾衰Ⅰ号方进行了实验观察,观察中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目的:阐明整体条件下,研究以益气利湿化浊法组方的肾衰Ⅰ号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经5/6肾脏切除,构建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予低蛋白饲料,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大黄(?)虫丸组,观察实验动物的精神、毛发、活动度等情况,测量体重、进食量,检测尿蛋白,于实验后第70天眼眶取血,测定大鼠的血常规、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的大鼠经治疗10周后,正常组、中药组及对照组大鼠的体重和进食量均较模型组有所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中药组及对照组大鼠血清BUN、Cr均较模型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肾脏病理提示肾衰Ⅰ号低、高剂量组对大鼠肾衰均有治疗作用,以肾衰Ⅰ号方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主要表现为病灶范围缩小,萎缩的肾小球及肾小管数量减少,间质炎细胞浸润减轻,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减轻,蛋白管型程度减轻,肾包膜轻度增厚,有的病灶基本消退,仅表现部分肾小球肥大。但是,对尿蛋白无改善。由此证明,肾衰Ⅰ号方不仅能够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症状,同时也能延缓肾功能进展。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的大鼠,用药各组的整体情况均较模型组减轻,BUN、Cr均较模型组降低,病理情况改善。本实验结果显示,益气利湿泄浊之肾衰Ⅰ号方,缓解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症状同时,延缓肾功能进展,调整机体整体情况,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有开发和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确切的疗效和明显的优势,其治疗方法和给药途径也呈多样化且各具特色。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与统计学分析相
目的分析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2011—2016年居民的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其分布特征,寻求科学、高效且适合国情的战略措施,为进一步控制居民死亡提供依据。方法利用Excel 2007对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4月于本院进行亚低温治疗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偱证护理组)
语言与文化都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两者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整体。既可以从语言材料入手研究文化的特质,也可以考察文化在语言中的投影。本文以日语的"湯"
本文试图从技术的角度考量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挖掘出由人所操控的技术后面的意图存在的必然性,以证明绝对真实性的纪录片是不可能存在的。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并观察各证型中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症状出现频率,总结病因病位;同时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及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汽车排放对城市大气的污染日益严重。汽车排放控制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国内外相关科技工作者也对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一直是国内外地下工程支护的难题之一。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质环境的复杂,导致突发性工程灾害和重大恶性事故增加、作业环境恶化、生产成本急剧加大,对
目的根据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脑微出血的一般情况,分析其出血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脑梗死、防止脑出血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78例脑梗死的患者
目的根据经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手术会产生并发症的现象,对这些并发症进行研究,提供帮助给临床治疗垂体瘤。方法查看并且分析院内的手术病例的资料,共319例。结果 40例尿崩症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