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F-β1基因修饰后板层人工生物角膜的免疫学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ilei1985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角膜病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我国约有350万角膜病患者,居世界首位,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是角膜盲复明的主要手段。在无血管床进行角膜移植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排斥反应发生率仅为5~10%,但在高危患者(如:角膜化学伤和Stevens-Johnson综合征所致的角膜严重血管化,其他器官移植术后再行角膜移植,偏中心移植,大植片移植和二次移植等)其发生率可高达50%以上,此外供体材料来源匮乏也严重制约了该手术的开展和普及。因此,降低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和寻找新的角膜供体材料成为眼科界研究的两大热点问题。 应用免疫抑制剂是目前预防和治疗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主要手段,常用药物有皮质类固醇、环孢霉素A(Cyclosporin A,CsA)、FK506等,这些药物的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地抑制排斥反应,但长期使用对机体有很大的毒副作用。故而,开发探索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是提高异体或异种角膜移植手术成功率的有效途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作为一种比CsA活性更高的免疫抑制剂(Ruegemer等报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TGFβ1是多肽类细胞因子,广泛参与免疫系统各细胞、因子间的相互调节,可抑制胸腺细胞、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的增殖分化,干扰多种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和转换,并通过直接、间接影响IL-1、IL-2、IFN-γ及其受体而起以“负调节”为主的免疫平衡作用。近来,TG-β1,作为一种强效免疫抑制因子己被用于器官移植对抗免疫排斥反应、诱导移植物局部的免疫耐受,在小鼠和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及胰岛细胞移植模型中应用TGF-β1均能明显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取
其他文献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和根基,是支撑地方经济快速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菏泽市坚持把工业经济发展作为突破菏泽的重要抓手、新旧动能转换的主阵地、高质量发展的
近些年,禽病发生和流行出现新了特点,病情趋于复杂化,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细菌与病毒疾病的混合感染.笔者结合一例养鸡场发病情况,阐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本文对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以更好地控制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前后,检测喉癌细胞及移植瘤组织中hTERT表达含量与端粒酶活性及前列腺凋亡反应因子(Par-4)表达相关性,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重大行政决策严重失误所造成的损害和社会影响要远大于某一具体的行政行为,必须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加以约束。界定重大行政决策的内涵是责任追究制度的首要任务。分析追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