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内嗅皮质注入β淀粉样肽25-35对其投射源区的影响

来源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j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体部定位动物模型,在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观察Aβ25-35沉积于EC后,对相关投射源区若干化学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1)以WGA-HRP逆行径路追踪确定EC与相关投射源区的体部定位关系;(2)以HRP逆行径路追踪与免疫组化双标记,确定各体部定位的投射源区某种化学能投射神经元占该区相应化学能神经元以及投射神经元总量的比例,并评估各投射源区主要投射神经元的化学能特征;(3)将聚集状态的Aβ25-35(10ug/ul)以及作为对照的生理盐水分别微量注入EC嘴外侧部,存活3天,根据体部定位关系在相应投射源区进行Nissl、免疫组化、TUNEL染色,经光镜、电镜以及KS-400图象分析系统细胞计数,观察各投射源区若干化学能神经元的改变.结论:(1)该文研究发现:EC的主要投射源区为:同侧的MS/NDB、DR、VTA和LC:EC与投射源区间,存在明确的体部定位关系;(2)进一步明确上述区域的胆碱能、5-羟色胺能、多巴胺能和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对EC有重要的投射:(3)该文研究发现:①聚集状态的Aβ25-35对EC的神经毒性能波及EC投射源区,引起后者神经元减少,其途径主要是逆行变性而非凋亡:②EC各投射源区不同化学能神经元对Aβ神经毒性的敏感程度不同:胆碱能和5-羟色胺能神经元很敏感,而多巴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不敏感.提示:除胆碱能外,5-羟色胺能神经元病变亦参与AD发病机理;(4)该文表明:Aβ对EC的神经毒性能在与其具有精确体部定位关系的投射源区引起敏感的改变.提示:有可能建立一种新的AD动物模型,为研究AD发病机理和检测药物疗效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学位
脊髓背角是外周伤害性信息初级传入纤维的终止部位,也是下行抑制系统的主要作用部位之一,在外周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及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脊髓前角则与运动功能密切相关。 5-羟
背景人类T细胞白血病1型病毒(HTLV-1)是一种感染CD4+、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逆转录病毒,它是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的病原体。HTLV-1的病毒蛋白Tax能够利用多种细胞机制和信号途
该文探讨原发性局限性喉淀粉样变的免疫组成及临床病理.对12例原发性局限性喉淀粉样变、8例继发性淀粉样变(其中4例为多发性骨髓瘤并发的淀粉样变)活检切片进行HE及刚果红染
目的: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以鼠类为宿主动物和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病原体是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HV).EHF是中国除病毒性肝炎外危害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