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搅拌与混合操作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轻工、医药、冶金、水处理等行业中。它是通过搅拌器的旋转向搅拌槽内流体输入机械能,使流体获得适宜的流场,强化过程的传热和传质,提高生产效率和能力。研究表明,搅拌器近70%的能量集中耗散在桨叶尖端,从而在搅拌桨的尖端区域形成流体湍流区。湍流区集中的能量需要靠搅拌器周围的流体运动来进行传递。因而,调控槽内流体流场结构,强化搅拌器周围的流体运动,正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随着非线性理论与混沌理论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混沌现象来调控流场结构,以强化流体的混合性能。流场结构包含混沌混合区和混合隔离区。混沌混合区内流体运动轨迹较为复杂,以Lyapunov指数规律被拉伸,混合程度高。隔离区内流体运动轨迹很规则,只能以线性规律被拉伸,相互之间耦合程度低,混合程度不高。因此,改变流场结构(增大混沌混合区,减小混合隔离区),实现混沌混合是提高混合效率的有效途径。针对偏心射流的特点,射流搅拌和机械搅拌形成不同的流场,这两种流场的耦合必然诱发混沌混合,而偏心搅拌和射流搅拌改善流场的非对称性结构,促使流场中混沌区的增大。因此,本文提出偏心射流搅拌方式,实验以LabVIEW软件采集搅拌槽反应器某点压力脉动信号,通过Matlab软件分析信号,结合混沌特性参数和流场模拟研究搅拌槽混沌混合特性,为放大实验和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①实验以LabVIEW虚拟仪器软件采集搅拌槽反应器某点压力脉动信号,经过小波分析处理后得到流体的宏观不稳定频率。单一液相,搅拌转速分别为100,130,165,195rpm时,宏观不稳定无因次频率峰值依次为0.02548,0.01500,0.00148,0.00146,可以看出峰值减小,即宏观不稳定性减弱。宏观无因次频率(f/N)与搅拌转速呈线性比例关系,即f=10-4N;加入射流后宏观不稳定频率消失,出现谱带现象,流场拟序结构多尺度结构特征更加明显,导致流体混沌混合特性得到增强;②采集偏心射流搅拌槽反应器内流场图像信息,结合图像处理软件,实验研究了偏心空气射流双层桨搅拌槽内气-液体系的流场结构分形维数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流场分形维数受搅拌转速和空气流速的共同作用。在转速350rpm,射流量分别为40,50,60,70,80,90,100L/min时,搅拌槽中流体的分形维数分别是1.1552,1.2189,0.9875,1.2157,1.1974,1.2484,1.2870;③实验采集压力传感器传输搅拌槽内壁压力脉动信号,通过对搅拌槽内壁压力脉动信号进行采集,对Matlab平台上对采集到的时间序列进行编程分析,计算得到搅拌槽流场最大Lyapunov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加射流前,搅拌转速达到130rpm,搅拌槽流体的Lyapunov指数趋近于0,即搅拌槽流体进入混沌状态。加入射流后,搅拌转速在20rpm进入混沌状态。即加入射流后只需要提供较低速度的机械搅拌,搅拌槽流体进入混沌状态。④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采用多重参考系(MRF)法对气液射流搅拌体系进行模拟。模拟结果验证加入射流可以诱发混沌混合现象这一结论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