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长隧道内非充分照明环境对驾驶员的生理影响研究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xiaocho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75%左右的国土是山地或重丘[1],隧道工程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因其具有缩短通行时间、全天候、对生态环境干扰影响小的优点而受到广泛重视,而且,公路隧道已逐渐成为山地或重丘地形环境中高等级公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隧道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通构造物,因其空间高度受限、纵深长,且空间宽度比常规公路小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环境。在这样一个封闭空间中,对光照环境的设置在理论上必须符合《规范》要求,而在实际运行管理过程当中,完全按照《规范》要求的隧道照明产生的巨大能耗给隧道运营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因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在日常行车过程中采用低于设计照明要求的非充分照明来节约成本和维系日常运营。调查表明,多数隧道照明都会因为巨大的能耗压力而处于非充分照明状态,而这种非充分照明状态正是导致高等级公路上的交通事故发生主要集中在隧道这一瓶颈路段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特长隧道内非充分照明环境对驾驶员的心理和生理影响,能够进一步明晰公路隧道交通照明环境的必要条件,从而在提高行车安全、进一步发挥公路交通人机环境系统有效性、降低隧道照明运行管理成本等方面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特长隧道交通环境中实时动态照度分布实验,分析了隧道内照明环境基本状况,确定了特长隧道内非充分照明环境的基本特征;通过实驾实验初步分析非充分照明环境对驾驶员的生理指标的影响,并通过实验过程中采集的心电及眼动信号的敏感性分析确定本实验研究的心电及眼动指标;运用心率变异分析方法对实驾实验中的驾驶员心电信号进行分析,进一步深入研究特长隧道内非充分照明环境对驾驶员生理反应的影响;基于生理学角度对各实验驾驶员进行分析,探讨特长隧道内非充分照明环境卞驾驶员的眼动变化特性;根据眼动与心电变化的共同之处并加以分析,确定特长隧道内非充分照明环境对驾驶员产生的生理变化共性规律,提出隧道光环境建设的具体思路和想法。研究结果表明,在特长隧道内非充分照明环境对不同速度下驾驶员的生理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秦岭终南山隧道内照明状况实测与分析,得出两个通行方向隧道的实际照明环境与《规范》及隧道设计照明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入口段照度差距比为1/7.425(双向均值),中间段差距比为1/8.8(双向均值),出口段差距比为1/4.205(双向均值),该隧道的非充分照明环境特性显著。(2)在非充分照明环境下,通过HRV指标的综合分析得出:在低速(60kmm/h)状态下,驾驶员普遍表现出稳态区间内的心生理压力上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生理紧张情绪,且驾驶员的驾龄、驾驶经验、环境熟悉程度越高,其生理压力的差异性表现越小;在高速(80km/h)状态下,驾驶员在稳态区间内的心生理压力波动变化加剧,对自身生理变化的综合控制能力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不同速度下,受驾驶员对自身生理变化的综合控制能力影响,驾驶员的生理适应性表现不同,驾驶员的驾龄、驾驶经验、环境熟悉程度等外在因素影响微弱。(3)在非充分照明环境下,通过对驾驶员眼动指标综合分析得出:在隧道出入口段,驾驶员对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的生理适应性存在差异,入口暗适应时间短于出口明适应,速度越大,差异越小;眨眼时间在低速和高速状态下的趋势变化及结论基本一致,有80%的驾驶员表现为稳定区间内变化,说明了非充分照明环境下,眨眼时间对多数驾驶员的心生理变化表现不明显;在低速状态的瞳孔直径均值小于高速状态;低速(60km/h)行车条件下,扫视幅度多表现出间歇性的连续上升和下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驾驶员在隧道内行车时产生了一定的生理压力,且在面对压力的自我调节过程有明显的阶段性状态调整表现,结合HRV分析结果,得出阶段性状态调整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有关;高速(80km/h)行车条件下,驾驶员的扫视幅度的范围和幅度变化规律与瞳孔直径变化一致,阶段性状态调整表现变弱,迷走神经活性增强。因此,秦岭终南山隧道内的非充分照明环境在低速行车状态下对驾驶员的生理影响不大,而在高速行车状态下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在非充分照明环境下,进一步加大出入口段的照明长度,缩小照明缓和的梯度差,确保驾驶员在进出隧道过程中有足够的生理适应时间;(2)在保证驾驶员具有充足生理适应时间的基础上,中间段照明可以维系目前的非充分照明条件。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定量超声测定法(QUS)测得骨密度T值,同时调查各种危险因素,探讨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老年科体检的60岁以上男性217例,采用QUS对其进行骨密度的测
K7转向架副构架是K7转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为三段B+级铸钢焊接而成。若焊后残余应力及变形未达到设计要求会直接影响到机车车辆运行的安全。为了更好地验证现有焊接工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昼夜血压变化的特点,探讨其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72例研究对象根据诊所血压、24h动态血压和
<正>大部分学者认为:生产实践中,在动物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产品能够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有助于提升动物的生产性能。微生态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
会议
目的:了解本市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及其药物敏感情况。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8494例疑为支原体感染患者的泌尿生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诊断明确的106例重度HIE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
<正>晚期妊娠耻骨联合分离症是妊娠妇女的常见并发症[1]。因超声无放射性,图像分辨率好,越来越多地用于耻骨联合分离的诊断。本研究对100例孕36~40周晚期妊娠妇女的耻骨间距进
微博等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媒体在报道中呈现新闻事实的相互呼应、印证的现象出现,然而媒体传者和受者的重合特性可能使得电视媒介仪式在形成价值认同力量的功能方面受到冲击。
目的:探讨血清中的酶对肝癌的诊断价值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原发性肝癌组40例、转移性肝癌组30例、其它肝病组40例与、正常对照组40例血清标本中碱性磷酸酶(A
手性碳上连有活泼羟基官能团的手性芳香醇,是许多手性药物合成的关键手性砌块。通过对前手性酮进行不对称还原是制备该类手性醇的主要合成手段。不对称还原前手性酮的方法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