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传统制造活动的利润日趋下降,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制造企业不得不通过服务化创建新的竞争优势,服务化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然而,从现有文献来看,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相关研究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的企业,我国对于服务化的研究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理论研究较多而实证研究不足。这将导致理论研究缺乏实证根基,不利于服务化战略理论的系统开发与创建,也将导致制造企业服务化实践缺乏理论指导。由此,本研究将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程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验证某些情境因素是否会对二者的关系产生调节效应。 本研究首先对制造业服务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动因、演进阶段及路径;然后以制造业服务化相关理论为依据,构建了制造企业服务化程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并将产业集中度、技术复杂度、企业规模作为调节变量引入;接着收集研究所需数据,运用截面数据的方法,使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得出分析结果;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研究结论,提出管理启示,剖析研究的局限性,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通过以上研究,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程度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而对非财务绩效的影响显著;(2)产业集中度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程度与财务绩效的关系没有调节作用,而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程度与非财务绩效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3)技术复杂度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程度与财务绩效的关系没有调节作用,而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程度与非财务绩效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4)企业规模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程度与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的关系都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是与非财务绩效表现出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本研究的结论揭示了制造企业服务化程度对非财务绩效的积极影响,验证了产业集中度、技术复杂度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程度与非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希望能为制造企业的服务化管理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